ID: 22595214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课(演唱) 对花湘艺版

日期:2025-04-0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27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演唱
  • cover
《对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河北民歌,体会河北民歌的地方特点与情绪,能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 学会演唱《对花》这首歌。 2、 能掌握对唱、表演唱这两种演唱形式,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学会用富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调演唱歌曲《对花》。 2 知识点:上滑音、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其中倚音不作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律动:欣赏河北民歌《小放牛》,感受河北民歌特点,了解对唱特点。 1、感受与体验: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走进河北民歌,咱们一起去感受河北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咱们先来听一首歌曲,说一下听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播放歌曲,小放牛)(速度、情绪)。 师:歌曲情绪:欢快 速度:稍快(小快板) 歌曲特点:质朴、婉转 河北民歌:河北民歌,是指流传于河北省的民族音乐。具有质朴、淳厚、婉转动听等特点。表现了河北省各民族劳动人民朴实、淳厚的性情。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河北民歌《对花》 师:对花也是一首河北民歌,描述了我们国家在抗战年代给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带大红花,进行表彰,欢庆胜利和丰收的热闹场面。 2、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听完说一下,歌曲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感受?(欢快、对唱) 对唱:一问一答 两个人,或者两组人一问一答,对答式的演唱,称为对唱。 3、再听歌曲,学习滑音。 同学们在听歌曲的时候发现有个音乐记号是我们没有见过的。对,滑音。 滑音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两种,记在音符的右边,表示这个音要向上或 向下滑奏或滑唱。作用:使韵律更加活泼、有趣(师模仿,感受滑音特点) 4、跟节奏读歌词。 教师先示范,同学一起按节奏读歌词,感受民歌节奏特点。 五、再听歌曲,模唱。 1、看得出同学们拍得都很开心,现在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欢乐的感觉,用 “lu”把歌曲的旋律哼唱一遍。生:略。 2、师: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生自评演唱情况,分析难点。) 师: 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啊! 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歌曲中出现了许多切分节奏 (板 书: “X X X”)和附点音符(板书:“X .X”),只有把它们的时值唱准(指 难点处),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好,先听老师把节奏读一读。再听一遍。看看,哪 些地方有它们的身影?生:略。 3、 师:接下来我们再用“la”把歌曲的旋律哼唱一遍, 唱的时候要带着快乐 的心情,面带微笑,还要注意老师刚才说的节奏,我要听到你们最美妙的声音。 4、教师逐句范唱,学唱歌曲,并强调末句要唱足8拍。 六、表演歌曲。 1、学生完整演唱,表现歌曲。 2、分组问答式对唱歌曲。 七、能力拓展。 1、教师提示下,学生为歌曲填词。 你知道的四季都还有哪些花开?我们还可以送给什么人们? 荷花 人民教师等 2、学生自己填词并表演唱。 教学总结。 回顾本节知识点,留好课后作业,课下继续搜集河北民歌,更深入的去了解河北民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歌唱家乡的河北民歌更加喜爱,有了对家乡文化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习了音乐中的小常识,亲身体验了对唱这种艺术形式的活泼有趣,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