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知识点 1 中华法系 1.中华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 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其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 2.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 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法的产生: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 生的。 2.法的本质 (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 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2)决定性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生产 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 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点 2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3.法的历史类型 (1)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2)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4.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5.法的职能 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法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 1.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 2.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效力。在中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知识点 3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3.法治建设在路上 (1)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 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 创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参 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 知识辨析 1.中华法系,是指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 2.近代一些仁人志士将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的努力失败了,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时要拒绝借鉴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经验。 3.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 4.在国家治理中,法的政治职能只体现在政治建设中,法的社会职能只体现在社会建设中。 5.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 并与其相适应的。 6.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为人权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语破的 1.错误。中华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 文明。 2.错误。对于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经验,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我国国情的 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经验,我们可以借鉴,而不是一味拒绝。 3.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的。 4.错误。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 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法所具有的这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