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6658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治国谋略类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452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复习,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治国谋略类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长江天堑之险,今十有三年。西抵巴蜀,东连沧海,南控闽越,湖、湘、汉、沔①,两淮、徐、邳②,皆入版图,奄③及南方,尽为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执矢,目视我中原之民,久无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虑民人未知,反为我仇,絜④家北走,陷溺犹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号令严肃,无秋毫之犯,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节选自《朱元璋奉天北伐讨元檄文》) 【注释】①沔(miǎn):沔水,是汉水的上源。②邳(pī):邳州,地名。③奄:覆盖,包括。④絜(xié):“絜”通“携”,带着,携带。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 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B.何以战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C.得长江天堑之险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D.故先逾告 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予 恭 承 天 命 罔 敢 自 安 方 欲 遣 兵 4.【甲】文中鲁庄公“A ”的回答,是本次作战的先决条件。【乙】文中以此条件为基础交代遣兵北伐讨元原因的句子是“B ”。《明史·太初本纪》中称赞朱元璋“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从乙文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形象特点主要有C 。(写出2点) 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思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耕于南阳 躬:鞠躬 B.猥自枉屈 猥:辱。谦辞。 C.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日日夜夜 D.临表涕零 涕零:流泪,落泪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B.举命于危难之间 C.先帝知臣谨慎 D.恐托付不效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中,作者先叙述自己的身世,从“臣本布衣”起笔,历数先帝之殊遇,并临危受命,由布衣成为重臣,表达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 B.选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