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707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73447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学写读后感,PPT,25张,课件,写作
  • cover
(课件网) 学写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在深入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人物、表现手法或某一感兴趣的问题等提出自己看法、表明自己见解的文章。 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如何写读后感 1.读好原文 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自己的感想。 如何写读后感 2.选准“感”点 阅读之后,对作品某些方面所产生的感受、感想,就是“感点”。 要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某一点感受来写。 选择“感”点,要根据读者个人的特点、生活实际、思想状况和独特的经历来定,要确保选择的“感”点有话可说,有材料可联想,写起来有兴趣。这样写出来的读后感,不仅会很快,也会写得深刻感人。 1.引述原文 读后感写作方法: 引述原文 直接引述 间接引述 一位同学写《昆虫记》的读后感,开头做了这样的引述: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昆虫记》。书中详细描写了很多昆虫的动作、习惯等。这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书中,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直接引述 间接引述 注意: 写读后感,重在“感”,不要过多地引述原文,要紧扣“感”点从原文找出引发感想的原因,抓住要点 ,适当引述。 3.亮出“感”点 选准“感”点 思维过程 亮出“感”点 表达过程 2.介绍主要内容 (人物、情节) 有人写《老人与海》的读后感,是这样亮出“感”点的: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老人与海》中的老人象征着‘压力下仍保持优雅’的美国‘硬汉’。在我看来,海明威在小说中反映的是人对爱的终极诉求。” 观点鲜明 如何写读后感 4.联想拓展 阅读积累 生活经验 社会现实 从这部作品中获得的感受让你联想到了阅读过的其他哪些作品? 同一问题其他作品的观点如何? 和其他作品相比,这一部有何特色? 这些联想,经过选择加工,写入文章,就能印证自己的感受,让读者不知不觉间认同你的想法。 自己曾经有过哪些类似的经历? 作品反映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联系要具体、恰当,要有针对性,突出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感,从而引起读者共鸣。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小石潭记》读后感的提纲: 《小石潭记》“潭中鱼”的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常见景致,却让人觉得特别美。 这得益于作者的细致观察 静下心来,认真品味,才能感受到美,我们旅游时,如果只是满足于走马观花,就很难发现美、欣赏美。 生活经验 5.总结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安塞腰鼓》读后随感 ①读完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我为之震撼,为之感叹。安塞腰鼓动人心弦的表演,使人沉浸在一种生命的激情之中。 (①总写“我”读《安塞腰鼓》后的感受———为之震撼,为之感叹,亮出“感”点。) ②作为腰鼓,它是粗犷的,是激昂的,亦是豪迈的。作为一种力量,它是震撼人心的,是磅礴的。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不屈不挠的,是蓬勃向上的。 (②引述原文,从腰鼓到力量再到精神,逐层递进,写出安塞腰鼓豪迈、磅礴、蓬勃的特点。) ③那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鼓点不正如我们的青春吗?我们的青春也是“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的。青春的我们志比天高,充满生机与活力;青春的我们洒脱不羁,热情奔放;青春的我们自信自强,个性张扬。在青春的道路上,我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积极进取,奋勇前行,用生命为自己赢得阵阵喝彩! (③由安塞腰鼓,联想到“我们”的青春,升华了主题。) ④愿行走在青春路上的同学们砥砺前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