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特别是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新课导入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1.通过诵古诗、品古诗、辑古诗系列活动,感受中华诗词的风貌。 2.理解和积累更多古诗词;培养合作精神,感受创造过程中的喜悦。(重点) 3.培养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难点) 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 诗词曲 (体裁) 古体诗 近体诗 词 曲 古诗 乐府诗 歌行体 绝句 律诗 《饮酒》 《木兰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五言 七言 《鸟鸣涧》 《夜雨寄北》 五言 七言 《春望》 《黄鹤楼》 《渔家傲》 《天净沙》 诗词曲 (内容) 山水田园 思乡怀人 酬唱送别 咏史怀古 边塞军旅 爱国忧民 雄心壮志 爱情闺怨 《饮酒》 《夜雨寄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赤壁》 《使至塞上》 《春望》 《观沧海》 《关雎》 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二、别出心裁品古诗 三、分门别类辑古诗 活动流程 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1、诵古诗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朗读指导: 本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所以我们读的时候应该: 1.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2.抑扬顿挫,读出节奏 3.声情并茂,读出感情 2、唱古诗 3、演古诗 第一幕 决定替父出征 时 间:某天 地 点:木兰家 人 物:木兰、木兰娘 幕启 一间简陋的屋子,一台织布机、一张桌子和四张凳子。织布机对着门。 木 兰:(边织布边忧愁地叹息)唉! 《木兰诗》剧本(节选) 木兰娘:木兰,你叹什么气呀? 木 兰:娘,没什么。只是昨晚见到军中的文告,可汗在 大规模地征兵,文告上有爹爹的名字。可爹爹身 体不好,弟弟也还小,该怎么办呢? 木兰娘:是呀! 木 兰:我看只有我女扮男装替爹爹出征了。(坚定地) 嗯,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买匹马,准备各种 要用的东西。 木兰娘:(爱怜地看着懂事的女儿)唉! 幕落 二、别出心裁品古诗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欣赏书法作品 欣赏绘画作品 欣赏音乐作品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品古诗———诗中有画 看诗连画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品古诗———诗中有画 看画配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品古诗———诗中有画 看画配诗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品古诗———选字成诗 春 色 锦 江 入 天 地 年 旧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分门别类辑古诗 飞花令--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人闲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