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9708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049446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古诗苑漫步,PPT,30张,课件,学习
  • cover
(课件网) 古诗苑漫步 综合性学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一、诵读古诗 活动步骤 1.听范读。 2.小组代表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声情并茂地朗读。 3.评委从语调、语速、停顿、重音、情感与意境等方面对诵读者做出评价。 朗读要求: 1.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2.抑扬顿挫,读出节奏 3.声情并茂,读出感情 感情基调:慷慨激昂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古诗诵读评价表 评价 角度 ★★★ ★★ ★ 评分 语音 吐字 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声音响亮。 读音基本准确,声音不够响亮。 读音错误,声音较轻。 节奏 韵律 节奏把握得当,正确运用重音、停连等技巧,抑扬顿挫。 能有意识地运用朗读技巧,但是处理不够得当。 未使用朗读技巧,重音、停连出现明显错误。 情感 表现 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很好地表现诗歌的主题和 内涵。 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但是朗诵缺少一定的感染力。 对诗歌主题的把握不够准确,朗诵时情感较为平淡。 整体 效果 精神饱满,仪态大方,表情自然,有契合古诗主题的配乐,整体氛围好,引发观众共鸣。 精神饱满,表情自然,但缺少恰当的动作和配乐,氛围感较为欠缺。 精神状态一般,表情不自然,全程没有动作,无配乐,朗诵缺乏感染力。 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便是根据音乐特点所做的分类。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律、绝、词、散曲,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对音乐美的追求与进步的足迹。历代文论对此问题也不乏探索与灼见。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袁枚《随园诗话》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 蒹葭(吟唱) 二、品析古诗 1.以歌唱诗韵 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可以结合本组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挑选一首适合吟唱的诗词进行改编。 2.以书写诗意 学生活动:小组成员根据小组所选古诗的意境和情感,选择一首诗词用恰当的字体进行书写。 了解常见的书法字体特点 隶书:化圆为方,化弧为直,扁而较宽。 楷书:用笔刚劲,笔画整齐,结体爽健。 草书:笔画连贯,简约自由,字形奔放。 行书: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3.以画绘诗境 学生活动:小组选择一首诗词,用绘画的形式再现其中的意境,关注画面的布局和色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 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苑漫步》PPT课件-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古诗苑漫步》PPT课件-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