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基础练 题组一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2024安徽合肥一中期中)高一某班开展以“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 ①社会主义改造本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社会主义改造旨在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③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④党在过渡时期是要实现对农业、手工业、服务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四川南充期末)1956年,中国农村正迎来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即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运动。李家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没有足够的土地和资金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在合作社改造运动的推动下,李家与其他村民共同投资,共同开展农业生产,成功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超过自给的转变。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造运动( ) 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④使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期中)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当时我国需要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②我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③反映了过渡时期我国落后的生产状况 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经过逐步过渡,1956年底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依托和平赎买政策,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这表明,1956年底( )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②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我国的生产力水平领先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组二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5.(2024河南南阳一中期中)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照搬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河北秦皇岛一中期中)1956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次大会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后我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战略目标。由此可以推知,党的八大( ) 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②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④指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山东日照期中,改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翻天覆地的社会进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时期( ) 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②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 ③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能力提升练 1.(2024湖北荆州期中)1956年,第一届全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