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59966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课件+试题)(打包8套)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8965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记事,打包,试题,课件,散文,写人
    课件39张PPT。第三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学法提示 1.整体着眼,把握内容。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写了哪些情节,透过这些情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与精神;或者看文章的核心事件是什么,作者借此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或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 2.细处揣摩,体会手法。经典作品的佳妙处不仅体现在整篇的高屋建瓴、浑然一体上,在细节处也往往匠心独运、耐人寻味。因此,在整体把握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文中的细微处要多加揣摩,仔细品味,如《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的语言特点,《小狗包弟》的开篇方法,《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的细节描写等,都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咀嚼鉴赏。3.体会精神,升华情感。优秀的散文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作者的人格魅力,都应当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切实体会,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如鲁迅的刚正不阿、巴金的忏悔意识、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等,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7 记念刘和珍君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死难的烈士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最初发表于1926年4月12日《语丝》周刊第74期。 1926年初,中国正处在大革命高潮的前夕。在北方,直、奉、皖各系军阀互相攻战,原属直系的冯玉祥受南方革命势力的影响,倾向革命,他把所率领的军队改称国民军。1926年3月,在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军队作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见奉军作战失利,便公开出面援助奉系张作霖,于3月12日将两艘军舰驶进大沽口,炮击国民军。16日,日本又纠合英、美、法、意等国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以八国名义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停止津沽间的军事行动并撤除防务,限48小时以内答复。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北京各界人士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抗议所谓的“最后通牒”,于3月18日在天安门前集会示威,并集体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可是,请愿群众却在执政府门前遭到段祺瑞执政府的残酷屠杀。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人在这次惨案中牺牲。 惨案发生后,段祺瑞执政府及其无耻文人却反诬徒手请愿的爱国群众是“暴徒”,并下令通缉李大钊、鲁迅等51人。段政府的司法兼教育总长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发表评论,主张对共产党“严加惩创”;反动军阀的帮凶和御用文人陈西滢之流也大写反革命的“闲话”,说惨案中的死难者是“受人利用”“自蹈死地”,“民众领袖”应负“道义上的责任”。为了澄清真相、揭露敌人、悼念烈士,鲁迅先生于1926年4月1日写成此文。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刘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曾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时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年仅22岁。 2.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另有其他译著。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1.注字音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2.写汉字 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3.解词语 (1)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 (2)深味:深深地体会。 (3)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 (4)偏安:封建王朝失去国家的中心地带(多指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文中的意思是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另处。 (5)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 (6)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背景助读知识链接基础梳理4.辨近义 (1)目不忍视 惨无人道 辨析:“目不忍视”,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