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2209

第3章 培优提升五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三个”热点问题(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教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3199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第二,必修,2019,教科,3份
    培优提升五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三个”热点 问题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8分,共80分。 对点题组练 题组1 卫星变轨问题 1.(多选)(2024·成都树德中学高一期末)同步卫星在同步轨道上定位以后,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及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影响,会产生漂移运动而偏离原来的位置,若偏离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发动卫星上的小发动机进行修正。如图所示,实线为离赤道地面36 000 km的同步轨道,B和C为两个已经偏离同步轨道但仍在赤道平面内运行的卫星,要使它们回到同步轨道上应(  ) 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B适当减速 开动B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B适当加速 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前喷气,使C适当减速 开动C的小发动机向后喷气,使C适当加速 2.(多选)如图是我国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入轨过程。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的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飞船变轨前后的线速度相等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3.(多选)探月卫星的发射过程可简化如下:首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在该轨道的P处,通过变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在到达月球附近的Q点时,对卫星再次变速,卫星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卫星,最终在环绕月球的工作轨道上绕月飞行(视为圆周运动),对月球进行探测,工作轨道周期为T,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天体对探月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环绕运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月球的质量为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探月卫星需在P点加速才能从停泊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探月卫星需在Q点减速才能从地月转移轨道进入工作轨道 4.(多选)“嫦娥五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变轨后被月球捕获,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Ⅱ上大 卫星在轨道Ⅱ上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Ⅲ上P点时的加速度 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在P点的两次变轨都必须减速做近心运动 题组2 双星及多星问题 5.(多选)(2024·江油一中高一期末)两颗星球A、B组成的双星系统,A、B的质量分别为m1、m2,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则可知(  ) A与B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 A与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2∶3 A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B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6.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会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吸引到一起。如图所示,某双星系统中A、B两颗天体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A∶rB=1∶2,则两颗天体的(  ) 质量之比mA∶mB=2∶1 转动方向相反 角速度之比ωA∶ωB=1∶2 向心力大小之比FA∶FB=2∶1 7.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T T T T 题组3 卫星相距最近和最远问题 8.如图所示,在地球赤道上有一建筑物A,赤道所在的平面内有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