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4782

沪教版(2024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0514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教版,2024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 cover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数 单元教学任务分析 单元整体规划 学习领域单元主题 数与代数 数与运算 □数量关系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统计与概率 □数据分类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综合与实践 主题活动 项目学习 核心素养表现 数感 □量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几何直观 □空间观念 推理意识 数据意识 □模型意识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对应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1.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百以内数的意义,理解数位的含义。2.了解“>”、“<”、“=”的含义。3.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的关系。4.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学业要求: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认、读、写百以内的数;能说出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数值;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结构图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100以内的数”是上教社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数数、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位置、认识100、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相邻的数、相邻的整十数。本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之上,这些内容的学习为后续认识更大的数以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知识起到铺垫作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和掌握100以内地数,理解数的意义,知道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值,进一步感悟“十进制”和“位值制”;并且在理解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以及比较数的大小。本单元的内容是形成数感的重要载体,同时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数数”例1主要通过创设数学小伙伴请大家吃糖果的情境,引发对结果数需求,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再数一数糖果数量,在此之前学生在学习20以内数时,已经经历了1个一数,2个一数,5个一数,10个一数的数数过程,因此10个一数的数法,学生较容易想到,在分享数数方法时,学生感受当数量较多时十个一数更便利。例2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6捆小棒就是6个十,6个十就是60,再接着数,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所以一共有六十四根小棒。借助计数器拨一拨,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 “一(个)” 和 “十”,理解 10 个一是十的关系。“数的读写”通过出示苹果图(十个一筐,共36个),先引导学生看图识数,再将苹果的数量用计数器表示,并记录在数位表上,帮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尤其是十位与个位数字的意义。呈现铅笔图(10个一板,共50支),提问:“5个十是多少?怎样用计数器表示?”通过特例帮助学生理解含零数的读写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含义,感知“位值制”。教材中以 53 为例,通过借助直观的实物展示(10 个装一盒的5个盒子和 3 个单独的球)引导学生发现“5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53”,当学生学习表达“53是由5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时,教师可以补充算式53=50+3的学习。进而让学生经历直观———半抽象———抽象的过程,助力学生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数的位置”主要是通过在数图上找数和数数等活动,知道100以内数的排列,感知数与点的一一对应,知道找数可以从0开始数或从临近的数开始数起,丰富对数的认识。可以先通过复习引入,出示20以内的数线,在20以内的数线上标出18的位置,再让学生找找23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扩展到100以内数的数线。通过经历找几个典型的数的位置的过程,教师也可以创设多样的“几格一数”的活动,能从某一点开始几格几格的数,通过丰富多样的数数活动,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位置,增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