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5639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1课时) 导学案 (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520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是最,爱的,1课时,导学案,答案
  • cover
谁是最可爱的人 1.学习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了解新闻通讯,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多种抒情方式的表达效果 3.关注事件叙述,感受直述和引述交替运用的好处。 第1课时 覆(fù)灭:完全被消灭。 聚歼: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 淳(chún)朴:诚实朴素。 谦逊(xùn):谦虚恭谨。 蜂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走)。 放纵:纵容,不加约束。文中指不受约束。 坚韧(rèn):坚固有韧性。比喻意志坚定顽强。 豁(huò)亮:宽敞明亮。 物什(shí):家庭日常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迸(bènɡ)裂: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生命。 千载万世:千秋万代,形容延续的岁月非常长久。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魏巍(1920—2008),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文艺通讯。其历时22年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东方》,荣获中国第一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速读全文,完成填空。 这篇通讯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  、  、  ,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  精神、  精神、  精神。文章旨在告诉我们: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参考答案】 松骨峰战斗 火中救朝鲜小孩 防空洞谈话 革命英雄主义 国际主义 爱国主义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最常见的有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强的时间性;(4)描写的形象性。 【合作探究】 认识一个群体   有感情地快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层次 主要内容 这样读 第一部分(1—3段)        带着  和  的感情、语气。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第二部分(4—14段)      第三部分(15段)      一个群体: 【参考答案】 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概括歌颂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品质,具体说明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联系我们的幸福生活,号召人们热爱志愿军战士,因为“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赞扬 敬佩 中国人民志愿军 探讨三件事例 1.作为一篇通讯,表现人物必须以事实说话。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运用所学的批注方法,圈点勾画,揣摩三件事例中的关键语句,交流展示批注。(提示:可从语言、表达方式、修辞、句式、标点等角度进行批注) (1)松骨峰战斗(4—8段) 小结:战士们这种奋勇搏斗、坚韧顽强、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就是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2)火中救小孩(9—12段) 小结:这种舍己救人、忘我无私、热爱朝鲜人民、充满国际主义的精神最可爱。 (3)防空洞谈话(13—14段) 小结:这种对祖国的热爱、高尚的幸福观和强烈的使命感最可爱。 2.中国人民志愿军创建了丰功伟绩,英雄事例不胜枚举。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时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为什么写成本文时只采用了这三个事例 【参考答案】 1.(1)示例一: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 批注一:“匆匆”写出战斗时间紧迫,“很低”写出作战时志愿军处于不利地形。这两个词暗示了战斗的激烈、艰难,间接赞扬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雄主义精神。 示例二: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