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6178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8651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课,宋夏,金元,时期,科技,文化
  • cover
(课件网) 新课标新教材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两宋时期,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融,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文学艺术硕果累票。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间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东西方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单元导言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0世纪初 960年 11世纪前期 1115年 1127年 1206年 1271年 1276年 1368年 契丹建国 北宋建立 西夏建立 金 建立 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蒙古政权建立 元朝 建立 南宋 灭亡 元朝 灭亡 辽、北宋、西夏并立 金与 南宋对峙 元朝 统一 分裂 统一 这片书稿残页是 1965 年在浙江温州的白象塔内发现的。经鉴定,书稿残页是在约1100年用活字技术印刷的,采用的是胶泥活字。这件印刷品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新课标新教材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新课导入 活字印刷书稿的残页 ●新课标新教材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程标准】了解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重要作用。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 科技和文化 CONTENTS 新课标新教材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1.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出现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及对我国和世界的贡献,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传承工匠精神。 2.了解宋词、元曲、理学、历史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认识宋元时期都市科技文化的兴盛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CONTENTS 教学目标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三.天文学的发展 四.理学 五.宋词和元曲 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PART 0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新课标新教材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 活字印刷术发明的背景 ● ①辽宋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②但雕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③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突破,活字印刷术问世。 2. 活字印刷术 ● 人物: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的。 ● 方法: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制成泥活字。 泥活字版(模型) 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上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又可以再次排版。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西夏也出现了泥活字印刷 ● 后来,能工巧匠又发明了木活字 ● 元朝科学家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创新 ● 元朝中期,锡活字印刷出现。 3.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转轮排字盘(模型) 王祯发明了活字转轮排字盘。活字按音韵排布在轮盘上,排版时,人们只要转动放活字的轮盘,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拣出要用的字。 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后来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 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过蒙古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4. 活字印刷术的外传 ● 活字印刷术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