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6479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复习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406634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社会,历史,七年级,编版,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复习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大单元课程标准: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经济繁荣,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与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对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建立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阶段特征 大单元 思维整合 民族关系发展:政权由并立走向统一 民族由战和走向交融 (一)政权并立到统一:辽宋西夏金元 (二)民族交融 (三)边疆管理 ①时战时和 ②新的民族———回族(元) ③少数民族政权受先进汉文化影响,完成封建化 东南(台湾) 西北(新疆) 西南(西藏) 社会变化: (一)政治之变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王安石变法 元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省制度 (二)经济之变: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都市生活与文化之变:都市繁荣,文化灿烂 (四)科技与中外交通之变 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交通:陆路,驿站;海路。(中外交通新局面)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建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对立 民族关系发展: 民族政权由并立走向统一,民族关系由战和走向交融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阶段特征 第一章:民族关系发展篇 政权在并立中走向统一 民族在战和中走向交融 定都东京(今开封) 赵匡胤:北宋建立 先南后北,局部统一,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960年 11世纪前期 定都兴庆府 党项族元昊:西夏建立 1115年 金建立:女真族阿骨打 1271年 1127年 南宋建立:赵构 定都临安(今杭州) (铁木真 成吉思汗)蒙古统一 1279年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版图历史最大)元统一全国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辽建立 定都上京临潢府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金与南宋的对峙 元的建立与统一 10世纪初 1206年 定都大都(今北京) 忽必烈:元朝建立 元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分立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辽、宋、西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西夏 辽 北宋 西夏 辽 北宋 一、总特征:政权在并立中走向统一,民族在战和中走向交融 二、具体史实(表现):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政权的演变: 金 南宋 南宋 金 西夏 蒙古 元 元 南宋 元 任务:请在本上画一画。 二、具体史实(表现): 西汉 唐朝 西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宋濂《元史》 新疆 (原有) 西藏 云南 台湾及南海诸岛 东北 地位: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任务:对比汉唐时期疆域图并结合材料,你有何发现? 说一说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二、具体史实(表现): (一)政权的演变: 960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