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6551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复习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素养提升课件(统编版2024)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46435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单元,第二,2024,统编,提升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突破 2024版7年级下册 单元时序坐标 契丹政 权(辽) 建立 北宋建立 西夏建立 大金 建立 金 灭辽 北宋灭 亡,南 宋建立 蒙古政权建立 蒙古灭西夏 元灭南宋 元统一全国 元朝 灭亡 辽、北宋、西夏并立 金与南宋对峙 蒙古(元)的统一进程 蒙古灭金 元朝建立 916年 960年 1038年 1115年 1125年 1127年 1206年 1227年 1234年 1271年 1276年 1279年 1368年 政权并立与更迭 由分裂走向统一 大单元课程标准: 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政策;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经济繁荣,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与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对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建立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阶段特征 大单元 思维整合 民族关系发展:政权由并立走向统一 民族由战和走向交融 (一)政权并立到统一:辽宋西夏金元 (二)民族交融 (三)边疆管理 ①时战时和 ②新的民族———回族(元) ③少数民族政权受先进汉文化影响,完成封建化 东南(台湾) 西北(新疆) 西南(西藏) 社会变化: (一)政治之变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王安石变法 元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行省制度 (二)经济之变: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都市生活与文化之变:都市繁荣,文化灿烂 (四)科技与中外交通之变 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交通:陆路,驿站;海路。(中外交通新局面) 第8课 北宋的政治 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辽 北宋 西夏 民族: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民族: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民族: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辽太宗时,契丹占领 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宋太祖晚期,与辽保持 关系 宋太宗时期,两次攻辽失败,被迫采取 政策。 1004年,辽攻宋,打到 城下 力劝 亲征,打退辽军 1005年,宋辽议和,订 双方皇帝兄弟相称,宋给辽岁币 元昊称帝后攻宋 1044年,宋夏订立合约, 汉族 赵匡胤 960年 东京(开封)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916年 上京 党项族 元昊 1038年 兴庆府 燕云十六州 友好 防御 澶州 寇准 宋真宗 澶渊之盟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赐 政权并立 有战有和 和是主流 有战有和 和是主流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客观评价澶渊之盟。 “大宋皇帝谨致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对社会经济: 对民众生活: 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第 10课 第11课 元朝的建立与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