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6853

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时教学课件(2份打包)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123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七年级,2024,人教,打包,2份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2022) 【内容要求】 概念5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5.4 人体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 5.4.1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结构 5.4.2 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5.4.3 人体可以通过汗腺排出部分尿素、无机盐和水等物质 核心 素养 生命观念 态度责任 课程标准 (2022) 【学业要求】 1. 描述泌尿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 学会根据血常规、尿常规等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核心 素养 生命观念 态度责任 学习目标 1. 描述肾单位的结构,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 尝试运用尿液的形成原理,解释由于泌尿系统异常所引起的症状,如血尿、蛋白尿等,关注泌尿系统健康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泌尿系统的组成 1.人体将 、 ,以及多余的水和 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其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 二氧化碳 尿素 无机盐 排泄 2.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知识点2 尿的形成和排出 3.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包括 、 、 等。 4. 如右图,[ ] 和 [ ] 内壁的过滤作 用:除了 和大分子 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 过滤,形成 。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① 肾小球 ② 肾小囊 血细胞 蛋白质 原尿 5. [ ] 的重吸收作用: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 、全部 和部分 重吸收到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 。 6. 尿的排出过程:肾(形成尿液)→ →膀胱(暂存尿液)→ →体外。人体形成尿液是 的,排出尿液是 的。 ③ 肾小管 水 葡萄糖 无机盐 尿液 输尿管 尿道 连续 间歇 7.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和 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水 无机盐 知识点3 其他排泄途径 8.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除了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 排出。 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内,产生的汗液经 排到皮肤的表面。 汗液 分泌部 导管 点拨: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切开肾脏,从 纵剖面可以看到颜色较深的外周部分 是皮质,皮质中毛细血管丰富。皮质 内侧颜色较浅的结构是髓质。肾脏中 央的空腔是肾盂。 点拨: 血浆、原尿、尿液的判断方法: 血浆、原尿、尿液共有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先找到蛋白质含量最高的一组,确定为血浆;再找到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均为0的一组,确定为尿液;剩余的一组为原尿。 点拨: 1. 如果人体在代谢废弃物的过程中,尿液中溶解的某些结晶物质在肾脏内部异常积聚,就有可能形成肾结石。 2. 尿毒症是人体肾脏功能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而形成的疾病,简称慢性肾衰。患上尿毒症以后,人体不能通过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 易错点拨 易错点1 排泄与排遗是不同的生理过程 生理过程 主要器官 主要成分 排泄 肾(主要途径) 尿液:大部分的水、尿素、无机盐 肺 气体: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皮肤 汗液: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 排遗 大肠、肛门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点拨】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尿素和二氧化碳等。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不属于排泄,选项B错误。 【例1】下列生理现象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排汗 B. 排出粪便 C. 排尿 D. 呼出二氧化碳 B 易错点2 尿液异常时肾脏病变部位分析 病 症 病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