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7944

【核心素养】3.3.2 呼吸的过程(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分层作业)--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含解析)

日期:2025-04-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7093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交换,七下,生物,2024,少版,作业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学校为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在本学期体检中为同学进行了肺活量的测定,某同学三次吹出的气体量分别为2700mL、2650mL、2800mL,那么该同学的肺活量应记为( ) A.2700mL B.2650mL C.2800mL D.2716.7mL 【答案】C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分析】肺活量是指用力深吸气后再用力深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详解】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为了减少误差,测肺活量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因此,该同学的肺活量是这三次的最大值2800mL,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在实施心肺复苏操作时,心脏按压次数和吹气次数比例合理的是(  ) A.30:2 B.15:1 C.2:30 D.1:15 【答案】A 【知识点】心脏工作的过程 【详解】心肺复苏是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人进行的抢救,心肺复苏既有心脏按压又有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前,要使病人呼吸畅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结合时,要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3.刚出生的婴儿第一次啼哭的呼吸状态首先是( ) A.吸气 B.呼气 C.吸气和呼气 D.不好确定 【答案】A 【详解】胎儿还在母腹中时,肺内毫无气体,此时的肺是一团充实的组织,并且这时的胸阔处于曲缩状态,胸腔也非常小。婴儿出世后,由原来的缩手缩脚蜷成一团,变成了躯体伸展。原来曲缩的胸阔突然伸张,胸腔迅速扩大,肺随之开张,并产生了很强的负压,于是,婴儿 深深地吸入了第一大口空气,完成了吸气。接着,胸阔由扩大变成了缩小,迫使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运动。故选A。 4.人在吸气时,以下部位气压最小的是(  ) A.鼻腔 B.气管 C.支气管 D.肺泡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分析】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肺泡)。 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完成呼气。 【详解】吸气时胸廓先扩大,然后肺也扩张,导致肺泡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然后是气管、支气管、鼻腔内的气压降低,因此肺泡内的气压低于气管、支气管及鼻腔,故选D。 【点睛】明确呼吸道的组成及呼吸运动的原理。 5.人体吸气的时,下列正确的是( ) ①胸廓容积缩小 ②胸廓容积扩大 ③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④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⑤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⑥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详解】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D正确。 6.对于人体的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肺泡进入血液的是二氧化碳 B.从血液进入肺泡的是氧气 C.交换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答案】D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