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07946
【核心素养】3.3.2 呼吸的过程(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教学设计)--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日期:2025-04-2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316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气体
,
生物
,
2024
,
少版
,
教学设计
,
交换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冀少版生物七下3.3.2《呼吸的过程(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冀少版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它承接了前面呼吸系统组成的知识,是理解呼吸作用的基础,在呼吸生理知识体系中起着关键的衔接作用。教材从宏观现象入手,通过演示实验和模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进而掌握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为后续学习气体在体内的运输和交换奠定基础 ,在培养学生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关注和科学探究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人体生理知识充满好奇,且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尚不完善。他们在生活中对呼吸有直观感受,却难以理解呼吸背后复杂的生理机制。此前对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使他们具备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但对于呼吸运动中胸廓、膈肌等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及气压变化导致气体交换的原理,需要借助直观手段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来帮助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观,举例说明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如何适应气体交换功能,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科学思维:通过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大小,运用对比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理解肺通气过程,提升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模拟练习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 态度责任:认同急救措施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增强维护健康的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观,举例说明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如何适应气体交换功能,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2.通过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大小,运用对比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理解肺通气过程,提升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难点: 1.通过模拟练习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 2.认同急救措施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增强维护健康的态度责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炎热的夏季来临时,学校会以各种形式强调不要随意下水游泳,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溺水会造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导致缺氧窒息,那么肺与外界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 展示新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 观看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回答问题。 齐读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联生命教育,突出主题。 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一: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大小 指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大小的测量,记录数据并分析规律。 吸气时胸廓变大,呼气时胸廓变小。 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的力量主要来自肋间肌和膈肌。 合作完成测量,记录数据并分析规律。 通过实践感知呼吸时胸廓的物理变化,培养数据分析和科学探究能力。 任务二:学习肺通气 通过动画和视频演示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展示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强调膈肌运动对胸廓容积的影响。通过知识拓展引入压力的概念,用注射器模拟气体在压力差下的流动,解释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变化导致气体交换。 最后讲解肺活量的概念及测量,举例说明体育锻炼对肺活量的影响。 观看动画和视频,跟随老师的讲解,理解胸廓和膈肌在呼吸运动中的变化。 观看注射器实验,思考并理解气压差与气体交换的关系,分析呼吸时肺内压力变化。 分析讨论影响肺活量的因素 通过动画和视频,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呼吸运动的感性认识。 借助简单实验类比,将复杂的气压原理直观呈现,引导学生从物理原理角度理解气体交换本质,培养逻辑思维。 联系生活实际,树立健康观念。 任务三:学习溺水及急救 组织小组讨论溺水的原理和防溺水“六个不”。举例说明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同步训练(含答案)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2025-04-27)
植物的呼吸作用同步训练(含答案)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2025-04-27)
植物的营养与物质运输同步训练(含答案)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2025-04-27)
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步训练(含答案)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2025-04-27)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同步训练(含答案)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2025-04-2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