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7948

15古诗二首 《绝句》教学实录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1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二首,绝句,教学,实录
  • cover
《绝句》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第一句是草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第二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设计理念】   1、以“”的游戏导入,使学生在课堂中吟诵的古诗,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激发学生学习新古诗的兴趣,从而达到在课堂上背诵,当堂课的事,绝不拖到课下完成。   2、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延伸的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领悟诗的意境,走近诗人。   3、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体现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4、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5、鼓励学生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   难点: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外自由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描述:   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小游戏--接诗句,我说你接,听:春眠不觉晓;(学生接)夜来风雨声(学生接) 师:这些诗句都是描写什么季节(春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 描写春天的诗《绝句》,现在请伸出你们的小手和我一起写课题。(杜甫,唐代诗人一生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被人们尊称为诗圣。)请齐读课题,两遍。 师:绝句,只有四行字的诗被称为绝句。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那这首诗是几言绝句呢?我们来数一数(......)七言绝句. 初读古诗: 师: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首诗,注意老师提的读书要求:读第一遍时,读准字音。读第二遍,读通句子。读第三遍时,如果能读出一点诗的韵味就好了。 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师朗读)老师觉得你们已经沉醉在美景中了,请自己再读读古诗,把那些出现在你眼前的景物在诗中找出来。(全都找了出来)来看看这些景物吧(出示幻灯片)两遍(指导千秋雪,万里船)把它们带到诗中再读一读,开始。 设计意图{让孩子直观的看见图片,加深对诗中景物的知记} 品读诗句:第一句诗: 师: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