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7954

【核心素养】3.3.2 呼吸的过程(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课件)--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共26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4-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39263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PPT,26张,七下,生物,2024
  • cover
(课件网) (冀少版)七年级 下 第三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呼吸的过程 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激趣导入 炎热的夏季来临时,学校会以各种形式强调不要随意下水游泳,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溺水会造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导致缺氧窒息,那么肺与外界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 新课标要求 概念5 概念5.3 概念5.3.2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形成结构与功能观,举例说明呼吸道和肺的结构如何适应气体交换功能,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1 科学思维 通过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大小,运用对比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理解肺通气过程,提升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2 探究实践 通过模拟练习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 3 态度责任 认同急救措施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性,增强维护健康的态度责任。 4 重点 重点 难点 难点 任务一: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大小 用软尺测量一位同学的胸围,并做好记录。保持软尺上下位置不变,让被测同学尽力吸气并憋住气,测量此时的胸围。再测量他尽力呼气时的胸围。比较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大小。 1.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变化 肺 胸骨 肋骨 脊柱 膈 胸廓结构示意图 吸气 呼气 吸气时胸廓变大 呼气时胸廓变小 胸廓是人体胸腔的骨性支架,由脊柱的胸椎、肋骨和胸骨以及其上的一些肌肉组成。 任务一: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大小 2.引起胸廓扩张和缩小的力量 ———主要来自肋间肌和膈肌 肺 胸骨 肋骨 脊柱 膈 胸廓结构示意图 膈肌 肋间肌 改变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 改变胸廓的上下径 任务一: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大小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胸廓扩大、缩小,完成气体进入和排出的过程,称为呼吸运动。 任务二:学习肺通气 1.吸气过程 吸气 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 胸廓扩大 肺扩张 肺容积变大 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肺压>外压 任务二:学习肺通气 2.呼气过程 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 胸廓缩小 肺回缩 肺容积缩小 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呼气 肺压<外压 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作肺通气。 任务二:学习肺通气 3.知识拓展:压力 气体压力与气体体积成反比; 气流方向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任务二:学习肺通气 4.肺活量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叫做肺活量。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使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收缩能力加强,胸廓的活动范围扩大,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肺活量增大,增进肺的通气能力,呼吸功能加强。 任务三:学习溺水与急救 1.溺水使肺通气受阻,是造成中小学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防溺水“六个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人员不擅自下水施救。 2.溺水的急救措施 如果同伴不幸溺水 一定要保持冷静,尽快寻求帮助并借助工具科学施救。将溺水者从水中就出之后,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堵塞物,快速判断溺水者是否有呼吸和脉搏,根据情况实施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并迅速送医院救治。 任务三:学习溺水与急救 2.溺水的急救措施 任务三:学习溺水与急救 捏鼻→口对口吹气→松鼻,16~18 次/分钟 按压胸骨下1/3处,30次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 (1)人工呼吸 (2)心肺复苏 2.溺水的急救措施 任务三:学习溺水与急救 利用肺内气体将阻塞呼吸道的异物冲出 (3)海姆立克手法 溺水、异物阻塞呼吸道都是使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