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第1课时 电容器的电容 (分值:100分) 选择题1~11题,每小题8分,共88分。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电容器的充、放电 1.据国外某媒体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能让手机几分钟内充满电。某同学用该种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存储的电能变少 该电容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可能不变 充电结束后,电容器不带电,电容器的电容为零 2.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电路图,实验前,开关S是断开的,电容器不带电。下列操作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 开关S接1,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 开关S接1稳定后,再断开S,电容器两极板间有电场存在 开关S接1稳定后,再将S掷向2,通过电流传感器的电流方向向上 开关S接1稳定后,再将S掷向2,通过电阻R中电流方向向右 题组二 电容器的电容 3.对于某一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越多,电容越大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越大,电容越大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加一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加一倍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到原来的,它的电容也减小到原来的 4.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若使它的带电荷量减少3×10-4 C,则其电压减小为原来的,则 ( ) 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9×10-4 C 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4.5×10-4 C 电容器两极板间原来的电压为1 V 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 题组三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5.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温度、速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为电学量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一种测量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从电容C大小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C减小表示h减小 C增大表示h减小 C减小表示h增大 C的变化与h变化无直接关系 6.如图所示,将电容器与静电计组成回路,可动电极在风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引起电容的变化,风力越大,移动距离越大(两电极不接触)。若极板上电荷量保持不变,在受到风力作用时,则 ( ) 电容器电容变小 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 极板间电压变小 静电计指针张角越大,风力越大 7.(多选)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正极板与静电计连接,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检验电荷固定在P点,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 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 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减小 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不变 综合提升练 8.(多选)如图为手机指纹识别功能的演示,此功能的一个关键元件为指纹传感器,其部分原理为:在一块半导体基板上集成有上万个相同的小极板,极板外表面绝缘。当手指指纹一面与绝缘表面接触时,指纹的凹点与凸点分别与小极板形成一个个正对面积相同的电容器,若每个电容器的电压保持不变,则 ( ) 指纹的凹点与小极板距离远,电容大 指纹的凸点与小极板距离近,电容大 若手指挤压绝缘表面,电容电极间的距离减小,小极板带电量增多 若用湿的手指去识别,识别功能不会受影响 9.如图所示,电源E对电容器C充电,当C两端电压达到80 V时,闪光灯瞬间导通并发光,C放电。放电后,闪光灯断开并熄灭,电源再次对C充电。这样不断地充电和放电,闪光灯就周期性地发光。该电路 ( ) 充电时,通过R的电流不变 若R增大,则充电时间变长 若C增大,则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减小 若E减小为85 V,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变小 10.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和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且A板接地,P为两极板间的一点,在P点固定有一带负电的油滴。现保持B板不动,将A板慢慢向上平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这时 ( )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P点的场强增大 P点的电势降低 固定在P点的负电荷的电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