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08460

2025春七下历史第二单元学业质量评价卷01【七下历史阶段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39242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下,历史,2025,阶段,答案,试卷
    (课件网) 统编2024七下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统编2024版七下历史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测试01 范围:第二单元 (建议用时:6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栏相应位置上。 1.“尝考五代之际,政治上之大患有二:曰腹心之患,即禁兵;曰肢体之患,即藩镇。”为解决“腹心之患”,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创设三省六部制度 B.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C.取消节度使收税权 D.设锦衣卫监视百官 B 2.宋代取士不问世家,据学者对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的统计,在601名宋朝进士中,平民出身的有417名,官宦子弟有184名,差不多三分之二来自民间。由此可知,宋代科举制度( ) A.改变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 B.完全实现了公平考试 C.根除了名门望族的政治势力 D.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3.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言说:“臣之与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 A.解决了北宋内部危机 B.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C.危害了百姓根本利益 D.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 D D 4.如图是辽墓壁画《备茶图》。该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辽代晚期的点茶用具和方式。该作品反映了( ) A.南北文化交流交融 B.民族政权形成对峙 C.边疆民族相对落后 D.普通民众地位提高 A 5.如果请你为《完颜阿骨打》这本连环画写一份简介,合适的是( ) A.契丹族首领,建立了辽朝 B.党项族首领,建立了西夏 C.女真族首领,起兵抗辽,并建立金 D.鲜卑族首领,建立了北魏 C 6.关键词检索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历史学习中搜索了下列关键词,据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 ) 精忠报国 靖康耻 郾城大战———莫须有” A.卫青北击匈奴 B.文天祥抗元 C.岳飞抗金 D.文成公主入藏 C 7.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结束这一局面的事件是( ) A.朱温建立政权 B.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 C.元朝统一全国 D.元军攻入南宋临安城 8.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多个政权并存而造成的互相攻伐、百姓流离、经济凋敝、交通阻塞的局面。这说明元朝的建立( ) A.加速了民族交融 B.造成了社会动荡 C.促进了边疆开发 D.完成了国家统一 B D 9.元代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分界,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创造出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如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上述材料评价的是元代的( ) A.世袭制度 B.郡县制度 C.科举制度 D.行省制度 D 10.元政府盐税有澎湖“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的记载。这“一十锭二十五两”盐税的重要政治意义是(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体现了澎湖地区的产业支柱 C.对历史的真实记录 D.表明台湾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11.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薅耘、轮作等)外,还强调“用粪犹用药”,以使地力“常新壮”。这表明,宋代( ) A.变法成效显著 B.人力严重不足 C.农业技术先进 D.耕地面积扩大 D C 12.观察如图,与隋朝相比,关于元朝水运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方位向西偏移 B.比隋运河更直 C.中心都是杭州 D.完全没有变化 B 13.如图图片反映了南宋( ) A.书画艺术发展 B.丝织技术高超 C.市民生活丰富 D.经济重心南移 B 14.临安府(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城内自大街到坊巷,大小店铺连门皆是,“即无虚空之屋”。大街上的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