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设计理念: 实践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诗词的解读中,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能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 1、朗读品析,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 2、知人识词,理解苏轼的思想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认识一个人,此人年少读书时是“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后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面对不堪命运时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 密州出猎》,去领略他独特的个性风采。 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品析,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 2、知人识词,理解苏轼的思想情怀。 三、读题 “密州出猎”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出猎和出猎的地点:密州。 出城打猎,不同于一般的消遣式的打猎 四、读作者 “知人论世”是解读经典的有效途径,走进作者、了解特定的写作背景才能走近作品所塑造的人物,走进经典世界。 1、通过刚才老师的导入大家都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苏轼。 2、你了解苏轼吗?你了解多少?(可借助课下注释) 读词知诗人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同学们,想让诗词有声有色的留在我们心中,方法就是朗读和诵读。因为声音会赋予文字最鲜活的生命。 读词首先要做到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读准字音,腔圆就是要把字音读全。 学生读词,划出节奏和重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遍。在指定一人读。学生点评。 教师范读 教师提示: 读出豪放 这首词充满了阳刚之气,字字铿锵有力,具有豪放之感。齐读全词,再次体会这种豪放之感。 读出韵律 这首词在韵律上押ang韵,韵脚有:狂、黄、苍、冈、郎、张、霜、妨、唐、望、狼。这些韵脚吐字发音的特点令我们口腔大开,气势雄浑,字字铿锵,读的时候要咬准字音。 读出气势 词作出之后,东坡找来多名山东(关西)大汉,让他们扺掌顿足(拍手跺脚)而歌之,很是壮观,因此苏轼对这首词颇为得意。 全班齐读 六、品词抓文眼 听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这首词在语言上的气势。我们学古诗词,不仅要感受它的语言,更要感受诗词的内涵。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概括词的上下阙内容?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词的上下阙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学法指导:古诗词往往都有文眼,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概括内容的关键性字眼。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请判断哪个字是这首词的文眼,(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 七、悟诗入意境 师:“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是活性的:既可以传达作者的思维和情感,又可以唤醒读者的想象。读词,要在语境中品词酌句。”同学们来看看词中哪些语句体现了“狂”?狂在何处?谈谈你们的理解。 (小组内分享交流,准备展示。时间:5分钟。) 师:在上阙中,词人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图? _____意气风发 气势磅礴_____出猎图. 师:下阙为我们刻画了一幅什么图? _____赤胆忠诚_____报国图.(杀敌图) 师:苏轼这位天纵奇才,一生凄凉,政途坎坷,但他却始终豪情满怀,乐观旷达!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不断地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一位中国古代优秀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行与操守。 下面,我们带着这种热情、豪放的感情再来朗诵这首词。 背诗重积累 我们对课文最初的感觉用朗读来把握,而背诵则可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