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洲》教案 第1课时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美洲的地形特征。 人地协调观:思考南北美洲地形地势可能对其气候人文有何影响。 综合思维:描述北美洲、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 区域认知:根据地图,描述北美洲、南美洲的地理位置。 地理实践力:对比南、北美洲地形地势特征的异同点。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归纳总结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 2.运用地理和图文材料,归纳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比南、北美洲地形特征的异同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美洲的位置与范围。 2.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 【难点】 地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 美洲:1课时(共2课时) 本节教材内容较多,内容较复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整体采用“材料导入—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对比探究”方式展开。每个环节目的如下: 材料导入:运用课本上的“发现”材料,通过提问“(1)哥伦布探索通往东方印度和中国的海上航路,为什么选择西行 (2)哥伦布发现美洲,对美洲的发展及世界航海贸易具有哪些意义 ”引导同学们聚焦美洲,从而引出这节课亚洲及欧洲的地理位置; 自主探究:给出美洲的半球分布图、带经纬度的地图、大洲大洋分布图,分南北美洲,读图分别描述美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小组探究:4~6人为一小组,分别给出北美洲河南美洲的分层设色的等高线地形图,设置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集体探究问题答案,从而归纳出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分享探究结果,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对比探究:结合前文所学,对比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征,找出两个大洲地形地势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埋下伏笔; 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文字材料,使学生理解主要知识点,提升关键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材料导入 【出示材料】课本上的“发现”材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及航海路线图 【提出问题】(1)重走哥伦布之路,船队朝哪个方向航行呢 (2)读世界地图,我们应该先发现哪个大洲呢 【老师点睛】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让我们跟随哥伦布的船队一路向西,去探索美洲大陆吧! 阅读材料 思考问题 通过熟知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聚焦美洲,在熟悉知识中引出新课内容 过渡 哥伦布发现的这个新大陆在哪里,让我们回顾前面学习亚欧及非洲的方法,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吧。 环节二 自主探究 一、位置与范围 【展示图片】整个美洲的行政区划图 【提出问题】(1)读图,找出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2)猜想一下,哥伦布船队从美洲哪一侧登陆美洲大陆呢 【展示图片】美洲的半球分布图 【提出问题】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展示图片】美洲大陆轮廓图 【提出问题】美洲的经纬度位置是怎样的? 【展示图片】西半球的大洲大洋分布图 【提出问题】美洲的四周有哪些海洋和陆地? 读图,回顾地理位置描述方法,找出美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给出各种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升从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落实综合思维 归纳总结: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纬度位置:10°N~80°N,主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经度位置:70°W~130°W; 南美洲地跨南北半球;纬度位置:10°N~60°S,主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经度位置:40°W~70°W。 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环节三 小组探究 二、南北差异的自然环境 【小组活动】读图分析北美洲地形特征 【展示图片】北美洲的分层设色地形分布图 【提出问题】(1)重走哥伦布之路,如果你是领队,该如何选择登陆地点。 (2)读图,北美洲地形地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