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统编八下历史期中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班级: 姓名: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一 二 总分 答案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盛大的阅兵式随后举行。”这个场景是( B ) A.西藏和平解放的庆典 B.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2.某热播电影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争取胜利,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的感人故事,剧中一闪而过的冰雕连是整个长津湖战役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它生动诠释了( C )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D.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 3.下表是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的部分过程。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的制定( A ) 时间 概况 1954年3月 形成宪法草案初稿,各大城市组织八千多人讨论,修改后形成宪法草案 1954年6月 宪法草案公布,交全国讨论,两个多月中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讨论并提出意见 1954年9月 中央政府委员会通过修改稿,形成提交第一届全国人大的讨论稿 A.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B.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 C.因缺乏经验而过程漫长 D.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4.学者金冲及认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奥秘在于中共在乡村中领导广大贫苦农民,把几千年没能解决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根铲除。”此处强调的是( B ) A.土地私有的必要性 B.土地改革的重要性 C.作战指挥的正确性 D.政策宣传的合法性 5.“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A ) 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 B.导致了中国经济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美国的控制下难以取得成功 6.“1954年9月,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一起讨论问题。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哨防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由此可知( D ) A.代表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B.出席会议的主要是工农代表 C.会议确立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D.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7.随着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中农已成为农村人口中的大多数。但农业生产效率还是很低,使用最传统的手工工具,靠人畜耕种,解决不了翻身农户缺乏口粮的困难。为此,中共中央决定逐步推开( B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分田包产到户 8.“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实现了“和平过渡”,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创举”的是( C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9.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展示的时代主题是( B ) 中共八大会场———大跃进”时期的壁画 人民公社大食堂 大庆油田施工现场 A.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严重失误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C.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 D.社会主义工业化在探索中起步发展 10.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