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新课导入 问题 材料 1.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国家海洋权益? 2.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我们为什么先要提高海洋意识? 1998 年和 2014 年,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青少年海洋意识进行了调查。这 16 年间,认为国民海洋意识“强”的比例从 3.9%提高至20.9%,认为“弱”的比例从49.6%下降到 29.9%。在海洋资源、海洋科技、海洋环保等意识上,青少年表现较好;但是,在海洋安全、海洋国土、海洋政策等意识上,青少年表现则相对薄弱。 《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6)》显示,我国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偏低,海洋意识总体偏弱,普通居民海洋知识欠缺,某些重要概念模糊,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CONTEN TS 一、 海洋权益 二、 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三、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一、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概述 精读课本,说出以下问题: 什么是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包括哪些内容? 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有哪些? 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 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 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 海洋权益 包括在海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安全等方面的内涵 内涵 说明 海洋政治权益 包括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 海洋经济权益 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等 海洋文化利益 包括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 海洋科学利益 将海洋作为科学实验基地,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等 海洋安全利益 将海洋作为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和抵御海上军事冲突 维护海洋权益 请根据教材 “各类海域分布示意图”,明确各区域的概念及其空间范围后,在下图中准确标出“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位置。 活动Activity 内 水 领海 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公 海 问题:将海域范围与其对应的权益连接起来。 我国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这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内水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毗连区 2.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 ) A.12海里 B.12千米 C.24海里 D.24千米 【维护海洋权益】 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有哪些? 根据教材,熟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 问题:举例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分析其利弊。 第一,中国派出代表团自始至终地参加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工作,因而中国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进一步取得中小国家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信任,从而提高自己在第三世界的形象。 第二,中国的海岸线很长,大陆架宽广,海洋资源丰富,因而从经济效益着眼,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中国有利。 第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加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可以分享开发深海海底资源而获得的利益。 第四,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损于渤海和琼州海峡作为内海的法律地位,因为渤海和琼州海峡无论在国防上或经济上对中国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有利于我国解决周边海域的国际争端,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弊:公约部分规定模糊,对我国海洋领土的划分产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