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自然灾害的成因》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素养目标】 1、通过案例探究,能够学会分析台风、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分布,体会分析思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运用图文材料,说出台风、洪涝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全面影响,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3、通过察实践和实验,画出台风结构图,对台风这种自然灾害有初步的认识。(地理实践力) 4、通过现实新闻,结合生活和小实验,能想出防灾减灾避灾的措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全面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预习展示】 学生根据图片回答自然灾害的类型 【学习探究】 互动探究一 1976 年的唐山地震和 2008 年的汶川地震,是我国近 70 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两次地震灾害。这两次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差不多,造成的损失却相差很大。汶川地震死亡人数远远小于唐山地震,而直接经济损失却远远大于唐山地震。 问题:造成两次地震灾害损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灾害损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互动探究二 [游戏背景设置],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现在开始进行自然灾害闯关游戏,每个同学拥有一张生命卡挑战通关,回答正确前置问题可以增加你的财产,而关键问题回答错误则收回生命卡,直接出局。教师作为情景创设和描述者,正确选择决定游戏的走向。 [课堂导入]9 月 8 日广州大暴雨的视频 第一关:【思考】根据视频以及材料 1 分析广东 9 月 8 日暴雨发生的原因?为 何涝灾会发生?(结合图 1、2、3) 【材料 1】广州市气象部门 9 月 8 日上午表示,受“海葵”残余环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广州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广州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傅佩玲分析,今年第 11 号台风“海葵”停编后,其残余低压环流中心自东向西于 9 月7 日上午移入广州,由于引导气流较弱,导致低压环流移动速度缓慢。9 月 7 日夜间起强劲的西南季风持续向珠三角输送水汽,在低压环流东侧源源不断触发强降水云团,同时雨带具有有利于雨量累积的“列车效应”特点,最终导致本次持续暴雨过程的产生。 【材料 2】9 月 8 日凌晨到上午,广州市番禺区暴雨倾城,多个气象观测点测得 24 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 400 毫米。番禺中心的市桥片区低洼处内涝情况严重,交通受阻,路面有不少车辆死火滞留。记者见到在光明北路有消防救援力量转运出受淹楼宇的长者 第二关:[角色扮演]做做“台风研究员”,播放台风运动云图,动手进行地理实验———台风形成的动力来源。 [小组合作]材料:木棒,笔,蜡烛,纸片,剪刀 STEP1:在纸上画螺旋线,并沿着线剪开(可尝试按顺时针、逆时针各画一个,最后观察不同实验现象) STEP2:将纸螺旋固定在木棒上,将蜡烛置于纸螺旋下方并点燃,观察螺旋张纸片的运动情况。 分解画出台风的结构 结合图片说说我国台风时间空间特点? 多年平均的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逐月生成的台风频数 第三关:结合材料 3 以及生活,说说台风对人类活动的一系列影响。 【材料 3】按照广州市暴雨过程影响指数及等级划分标准,本次降雨过程(指9月7日8 时到 9月8日8时,下同)达到特别严重影响级别,为近 10 年第 3强暴雨过程。 香港天文台 7 日晚先后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山泥倾泻警告以及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截至 8 日 1 时,特区政府渠务署确认 12 宗水浸个案。40 支来自渠务署和路政署的紧急救援队伍人员已前往相关地区处理水浸个案。8 日上午,受水浸影响,全港多个路段须暂时封闭。城巴、九巴及龙运等宣布,除个别线路恢复有限度服务外,所有日间巴士服务暂停;香港所有邮政局及派递服务暂停。 14 时许,新京报记者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处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