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0136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3a-3c)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

日期:2025-03-31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900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学设计,下册,英语,八年级,目标,新目标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教学设计 课题 Section A (3a-3c) 单元 Unit 9 学科 English 年级 八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围绕“fun places”这一话题展开。本课是讲述“博物馆专题之旅”,深度感受博物馆的特色,意义和人文内涵,体会文化多样性和科技带给生活的便利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宣传家乡美景,传播中华文化。 What: 文章呈现了三段采访内容。Ken,Amy 和 Linlin 分别参观了美国计算机博物馆、国际厕所博物馆和杭州茶叶博物馆。三人分别介绍了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和自己的参观感受。 Why: 1. 增长见闻,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2. 体会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How: 1. 该语篇是一个游记,包含了游记的要素,如游览地点、游览内容、游览感受。文章对三个博物馆介绍的内容划分都比较明显,分别是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museums 和 feelings after visiting。前者属于对 facts 的描述,后者是叙述者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文中有一些生词,但由于上下文能够给出比较明确的提示,所以学生能够结合语境推测词义并做同义词替换。结合语境推测词义也是学生要掌握的一个阅读策略。 3. 文章用到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三种时态。文章用一般现在时陈述关于博物馆的事实,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描述过去参观博物馆的经历、对博物馆的印象和感受。学生可以在语境中体会这三种时态用法的差别。 4. 虽然没有明确地说明,但是文章仍然渗透了每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 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通过阅读语篇,该语篇是一个游记,包含了游记的要素(如游览地点、游览内容、游览感受),运用可视化图形梳理、概括语篇要点,借助可视化图形呈现结构化知识。(学习理解) 2.基于结构化知识,描述关于博物馆的事实,参观博物馆的经历、对博物馆的印象和感受。(应用实践) 3.分析、感知每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迁移创新) 4.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运用与景点相关的词汇和句式,灵活使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谈论去博物馆的经历,了解各类博物馆的知识,知晓博物馆背后的文化,并推荐本地著名博物馆,体会旅游的快乐。(迁移创新) 重点 通过预设5个what句型引导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探究,通过略读,快速找到答案,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通过细读,把握文章的细节,领会各个博物馆的特色,并感知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难点 深度感受各种博物馆的特色、意义和人文内涵,体会文化多样性和科技带给生活的便科学技术与工程文明与创新过程评价问题导向合作互助 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1. 通过师生会话和学生会话,分享家乡临沂的名胜古迹。(学习理解) 2. 通 过 现 在 完 成时的句式,讨论个 人经历(应用实践) 3.通过 How do you like it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复习描述某地的形容词。(个人感受) 4. 扩展博 物 馆 的种类,导入(知识 铺垫)1. 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家乡临沂的名胜古迹,描述自己的参观经历,用真实的情景复习 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两种时态。 2. 复习并导入 Have you been to...... I have been to...... I haven’t been to...... Where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there last summer. 3.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个人对参观的感受并用所学形容词描述对身边的旅游胜地。 1.观察学生问题表现,了解学生对上节课所讲的一般过去式和现在完成时两种时态和现在完成时的句式结构的掌握程度。 2.呈现have been to的句式结构,为谈论博物馆的经历做好话题、语言和句式的铺垫。 3.通过家乡介绍,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谈论感受,复习了描述性的形容词,为课文的心理感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