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0610

【任务学习设计】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2.2.1建构分子模型(2)课件(19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日期:2025-03-3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6次 大小:296379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建构,教学设计,ppt,19页,课件,模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2节 建构分子模型(2)同步作业(教师版) 一、选择题 1.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和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玻璃管a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图1玻璃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C.图2中水分解的微观顺序是甲→丙→乙 D.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保持不变 B.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a管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 D.b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3.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端是电源的正极 B.c试管收集的气体有可燃性 C.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D.试管c中收集的气体与试管d中收集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4.水通电分解的实验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检验a、b管内产生的气体 B.④处的微粒为,是实验中b管产生的气体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D.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5.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管中的气体是氢气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由氢气、氧气两种物质组成 6.电解水的实验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管内气体质量比约为1:2 B.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可能发生改变 7.学习了电解水实验后,为了深入理解反应的本质,小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表述合理的是(  ) A.甲中微观粒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B.乙中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 C.丙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 二、填空题 8.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 9.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面我们从多角度认识“水”。 (1)从微观角度分析,如图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填字母序号)。 (2)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10.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 (1)水的净化。如图为常见的家庭全屋净水方案。 ①前置过滤器可以过滤    (选填“可溶”或“难溶”)性杂质。 ②中央净水机中有中空纤维和活性炭等。活性炭能够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性。 (2)水的组成。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图。 ①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②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3)保护水资源。既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又要防治水体污染,请列举一个防治水体污染的方法:   。 11.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宇航员所乘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地球家园。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需要氧气和水。氧气和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合”与“分”的思想。 (1)“合”的思想: 液氢和液氧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为返回舱返回提供动力,写出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的思想: 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所需氧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得。 图甲是电解水的装置图,一段时间后,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图乙是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空白方框内应补填的微观示意图是    。(填字母) (3)“合”与“分”的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