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历史选修四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康熙帝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历史发展作出的最突出贡献是( )。 A.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B.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 C.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康熙帝平定叛乱、抵御外敌、稳定边疆,客观上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故选C。 点评:考查康熙帝的贡献 2、康熙帝统治时期,中国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相当强大的统一国家。在下列四项有关康熙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 )。 A.平定三藩 B.统一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准噶尔叛乱 答案:C 解析: 分析:C项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其他三项都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故选C。 点评:考查康熙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1683年康熙帝命令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 B.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 C.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D.驱逐了外来势力入侵 答案:A 解析: 分析:当时两岸虽武装对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愿望。1684年,清廷始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在台、澎分别驻兵1万人,设官治理、筑城戍守,台湾宝岛得以统一于清政府之下。故选A。 点评:考查康熙帝对台湾的管理 4、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巨。”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从根本上看是因为 ( )。 A.康熙熟读经书 B.先祖遗留的崇尚儒学的传统 C.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D.用儒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分析:康熙高度评价朱熹是为了表示他尊奉儒学,但这是现象,从本质上看,儒家思想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满清入关后,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不得不借用中原的先进制度、思想进行统治。故选D。 点评:考查康熙帝的思想统治 5、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在于 ( )。 A.双方平等协商,提供了处理领土争端的范例 B.是清朝军事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 C.用法律手段维护了领土主权 D.收回了尼布楚等地的主权 答案:C 解析: 分析:清政府将尼布楚及其以西直至贝加尔湖原属中国的领土让给了俄国,以换取俄军撤出雅克萨,所以D项不对。重要意义应是对以后影响最深远的,而A、B两项没有说明《尼布楚条约》最深远的影响。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 6、康熙在孔子故乡曲阜亲书 “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上,其作用不包括( )。 A.缓和了阶级矛盾 B.缓和了汉藏之间的民族矛盾 C.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D.巩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分析:清军入关不久,当时主要矛盾是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B项说法有误。故选B。 点评:考查康熙帝的民族政策 7、下列事件发生最早的是 ( )。 A.《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B.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三藩之乱” 答案:D 解析: 分析:三藩举兵反叛于1673年。其它三项都发生在17世纪80年代。故选D。 点评:考查和康熙帝有关的史实 8、康熙帝用武力消灭台湾郑氏政权,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对此最确切的评价是( )。 A.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 B.进一步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扑灭反清武装 D.消灭明朝残余军事力量 答案:B 知识点:康熙帝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基本历史事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康熙帝坚持台湾的问题是国内问题,不同于外国。当时两岸虽武装对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愿望。因而,这道题选项应该为B。 点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