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t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听说课 教学设计 姓名: 黄芬 年级: 九年级 主题: Unit13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1a-2c). 课型: 听说课 教学时长: 40分钟 教学整体设计思路和指导原则 本节课课型是听说课,旨在培养学生谈论环境污染的能力。同时,本节课将会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听后选择、听后记录信息以及朗读短文的技巧。此外,通过一系列的听说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交际语言教学法三种教学方法。我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合作。此外,我将创造一定的场景,让学生完成相关任务,以帮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建立听和说的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 首先,我采用的是情景教学法。我会给学生展示一首关于地球之歌的视频开始课堂,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简单介绍关于环境污染相关的知识及展示一些带有本节课目标语言点(词汇)的图片(例如:litter, bottom, coal, ugly, cost, plastic advantage, wooden,fisherman……),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目标词汇产生印象,为接下来的听力活动做好准备。接下来,我会介绍任务型教学法在本节课中的应用。在听中活动这一环节,我主要利用讯飞听说平台设计三个教学任务:听并选择正确答案,听后填空,以及听并大声朗读短文,通过学生在平台上自主操作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听力材料,掌握目标语言点,从而能够谈论环境污染。通过前两部分,学生将获得大量谈论环境污染的语言输入。在接下来的一个环节中—听后部分,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课程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因此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轻松地掌握目标语言点。这主要应用了交际语言教学法。同时,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将语言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能力,并评估学生对目标语言点的掌握程度。因此,此环节也可以加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90% 学生)能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掌握重要词汇,如:litter, bottom, coal, ugly, cost, plastic advantage, wooden,fisherman (2)(90%学生)能根据图片表述出“ noise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能够使用目标语言点谈论 What was the problem What caused the problem 的基本结构及表意功能。 (2)掌握一些听力技巧、记录技巧和朗读技巧。 (3)使用目标语言点来提高口语能力。 情感目标: (1)建立用英语谈论地球污染问题和解决污染问题的自信心。 (2)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从小处着手努力为拯救地球献计献策。 (3)通过谈论保护环境的活动要明白人类要拯救的是自己,而非。保护地球就是守护自己的家园。 学习策略目标: (1)掌握一些小组学习方法。 (2)能够将语言输入转换为输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掌握谈论环境污染的关键词汇。 2. 掌握介绍污染的方式。 3. 相关的听说技巧、记录技巧和朗读技巧。 教学难点: 1. 掌握一些听说技巧、记录技巧和朗读技巧。 2. 能够将语言输入转换为输出。 3. 由于班级上课模式的改变,难以控制一些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 2. 任务型教学法 3. 交际语言教学法 教学工具 1. 希沃 2. 听力录音 3. 一些图片 4. 电脑 5. 黑板 6. 科大讯飞:英语听说教考平台和英语听说智能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活动即活动1 Students are led to read words and then perform PK(学生被带读后进行PK) 步骤一:听前(10分钟) 1. 导入(3分钟) 1) 在希沃上给学生展示迈克尔 杰克逊的《地球之歌》, 并询问学生三个问题: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