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2153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课件 8《中国建筑的特征》(共31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44645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梁思成 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中心词 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 界定范围:中国建筑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梳理并归纳文章的观点。 2.品味科普类文章简洁、严谨、明晰的语言特色,并学会运用。 3.了解有关中国建筑的文化知识,体会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 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后主持创建中国营造学社。 主要著作《清室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 主要建筑作品有:纽约联合国大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并参与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设。 作者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3年,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在这一背景下,梁思成于1954年7月写下这篇文章。 写作背景 知识回顾 科普说明文 科普说明文,就是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目的,对某方面的科学知识进行说明的文章。 作诠释和下定义区别 一、性质不同 1、作诠释: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2、下定义: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 二、作用不同 1、作诠释:作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下定义:甲是乙 = 乙是甲 整体感知 (一)中国建筑的影响(1-2) (二)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3-13) (三)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14-17) (四)各民族建筑间的“可译性”(18-20) (一)中国建筑的影响 ①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积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 ②……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使之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归纳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提出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这一观点,并从地域和历史(空间和时间)两方面阐述中国建筑的影响,语言简练精准,让人对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性及影响力形成初步认识,这是全文的引论。 1.文中提到的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分别是什么? 2.我们可以将这九个基本特征分成哪几个层次? 3.作者在叙述中国建筑的各个特征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分组讨论 5min (二)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3-13) 划分层次 【第一层次】(一)至(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第二层次】(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第三层次】(六)至(九):说明中国建筑的装饰特点 我们可以为中国建筑的九个基本特征分成哪几个层次? 立体构成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建筑自下而上———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 台基 房屋 屋 顶 手法:作诠释 平面布局 举例子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 结构方法 立柱 横梁 (三)中国建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