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聆听、学唱等方法,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提升歌曲的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整的、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4/4拍的节拍特征;了解舒伯特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用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歌曲曲谱、一字多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1、复习歌曲《西风的话》 2、欣赏歌曲《月儿明,风儿静》,请同学思考这首歌曲是在什么场景下演唱的?(母亲哄孩子入睡时) 3、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们,每天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尤其在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连睡觉都唱着歌伴我们进入梦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和母爱有联系的歌曲———《摇篮曲》 4、摇篮曲,既是这首歌曲的名字还是一种音乐体裁。是母亲抚慰孩童入睡的歌曲,通常比较简短,旋律轻柔甜美,源于一种形式简单、节奏舒缓为小孩入眠而唱的摇儿歌,后来渐渐演变为一种音乐的创作体裁。 2、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行板)、力度(弱)和音色(甜美轻柔)上有什么特点。 行板:稍缓的速度,优雅的情绪。 2、复听歌曲,说说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是怎样的?(温柔) 3、歌曲学习 1、舒伯特简介 奥地利作曲家,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在他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1000多首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等等许多其他作品。 2、熟悉曲调,感受结构 ①在聆听两遍的基础上,对歌曲曲调已有所熟悉,教师领唱曲谱,让学生感受、小组讨论: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你能听出哪几个乐句是完全重复,哪几个乐句是不完全重复的? (介绍平行乐句和重复乐句) ②出示打乱乐句的曲谱,请学生根据刚才的印象将曲谱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3、学习拍号知识,感受节拍特点 ①4/4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请学生一边数拍子,一边用拍手、拍腿的方式表示四拍子的强弱规律。 ②教师教唱歌曲旋律。用四拍子的韵律来演唱歌曲旋律,体验摇篮轻轻摇动的感觉。(解释附点节奏、装饰音)唱完后让学生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是平稳流畅的还是跳跃活泼的。 ③在音乐的伴奏下,用三角铁在每一个小节的强拍上轻击 4、学唱歌词 ①教师逐句教唱歌词,歌词中的一字多音要唱的连贯,歌曲中附点节奏要唱出摇的感觉 ②重点指导唱好第三句,尤其是带装饰音这一小节。可以让学生听辨带装饰音和不带装饰音 ③随音乐演唱歌曲,教师纠正音准、节奏等问题后再随伴奏演唱歌曲。 ④全体学生完整的、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课堂小结 母爱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的成长,母亲付出了许多,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请每位同学回家后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