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2819

4.1水循环第一课时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12191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循环,第一,课时,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第一节 课时1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 通过模拟实验、示意图及文字材料,分析水循环的环节、过程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综合思维) 结合区域图及相关文字资料,分析不同区域内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区域认知) 1 2 通过生活、生产实际,正确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原理,促进区域水循环的良性发展。(人地协调观) 3 目标一———水的行星” 目标二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水的行星 一 “水”的行星 气态水 固态水 液态水 “水”的行星 全球水体 海洋水 96.53% 陆地水 3.47% 大气水 0.001% 陆地淡水2.53% 陆地咸水0.94% 冰川(地球淡水总量的2/3) 地下淡水 河水 湖泊水 沼泽水及其他 湖泊咸水 地下咸水 人类能利用的淡水 0.3% 深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 导 练 (2022·河北衡水质检)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读“地球上各种水体的百分比图”,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冰川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据图中各水体的百分比和相互关系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表示海洋水、陆地淡水、冰川、地下咸水和湖泊咸水。 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有 ①大气水 ②河流水 ③深层地下水 ④淡水湖泊水 ⑤浅层地下水 ⑥沼泽水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二 水汽蒸发 植物蒸腾 水汽蒸发 降水 下渗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湖泊 河流 海洋 1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水汽蒸发 降水 海洋 2 陆上内循环 水汽蒸发 海洋 降水 3 海上内循环 “四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 (1)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看发生领域:海陆间循环的发生领域既有陆地又有海洋,陆地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陆地,海上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海洋。 (3)看循环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蒸腾和降水,海上内循环只包含蒸发和降水。 (4)看参与水量: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少。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有利影响———修建水库 建坝前后下游河段水位变化示意 建坝前 建坝后 水位 时间 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 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有利影响———跨流域调水 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 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有利影响———植树造林、保护湿地 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蒸发(蒸腾)作用加强,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不利影响———滥伐森林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 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不利影响———围湖造田 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 围湖造田 湖泊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 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不利影响———城市路面硬化 地面硬化前后河流水位变化 后 前 雨 量 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不利影响———用水不当 用水不当 河流 上游地区 过度 开采地下水 过度引水灌溉 导致下游水量减少 甚至断流 地下水位下降 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 土地荒漠化 导 思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