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3 跨学科实践 船闸 教学设计 课题 9.3 跨学科实践 船闸 单元 第九章 压强 学科 物理 年级 8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 的跨学科实践内容。船闸作为连通器原理在大型水利工程中的典型应用,是对液体压强知识的拓展与深化。通过学习船闸,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的连通器、液体压强等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理解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体会跨学科知识在工程技术中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2022新课标要求 2.2.8 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标解读:观察认识液体压强特点,掌握其与深度和密度关系,能解释相关问题、使用微小压强计、推导计算。了解连通器构造原理并举例,知晓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1.理解船闸工作原理,认识船闸是连通器原理的应用,能阐述连通器里液体不流动时液面的特点。科学思维 1.通过分析船闸中闸门与阀门的操作顺序对水面高低的调节,发展逻辑推理和科学论证能力;2.在设计船闸模型过程中,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方案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科学探究 1.经历设计、制作、测试船闸模型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协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科学态度与责任 1.了解三峡大坝及船闸的力学原理,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关注国家重大工程、关心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学习了液体压强和连通器的基础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船闸作为大型水利工程,其工作过程较为复杂,学生缺乏对实际工程的直观体验和深入了解。在理解船闸如何利用连通器原理实现船只通航时可能存在困难,在设计和制作船闸模型过程中,可能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面临挑战 重点 1.船闸的工作原理;2.设计和制作船闸模型,理解模型制作过程中的物理原理和技术要点。 难点 1.分析船闸工作过程中闸门与阀门的控制逻辑以及水面高低的调节原理;2.在船闸模型制作过程中,确保模型的密封性和功能性,使其能够准确模拟实际船闸的工作过程。 材料准备 矿泉水瓶多个、剪刀、细线、胶水、尺子、铅笔、A4 纸、硬纸板、橡皮管、夹子、小船模型或塑料玩具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花一点时间观看一段关于“三峡船闸过船”的视频资料,这段资料将向您展示船只如何巧妙地克服了三峡大坝这一巨大的自然障碍。在观看之后,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鉴于三峡大坝的宏伟规模,船只究竟是如何能够成功地“翻越”这座巨大的水坝呢?这个问题不仅旨在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而且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索,以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细节。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地导入新课,为后续探究船闸工作原理做铺垫 讲授新课 1.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探讨船只从下游向上游行驶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船闸结构的示意图,详细讲解船闸的力学原理,帮助学生们理解其工作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连通器的概念以及它的特点,让学生们对这一物理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2. 教师可以讲解如何利用液压技术来控制闸门的开合,这种技术是如何实现对水流的精确控制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加深学生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