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3163

3.3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必修1 分子与细胞

日期:2025-04-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48866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细胞,分子,必修,2019,苏教版,3份
    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学习目标] 1.概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2.阐明无氧呼吸的过程和类型。3.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4.说出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利用实例。 一、细胞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 1.细胞呼吸 (1)概念: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_____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_____或其他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并生成_____的过程。 (2)本质:将_____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能_____的能量。 (3)类型:_____和_____。 2.有氧呼吸 (1)概念:在氧的参与下,细胞内的有机物_____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_____,生成_____ATP的过程。 (2)过程 (3)总反应式:_____。 判断正误 (1)细胞呼吸时只能消耗糖类(  ) (2)有氧呼吸全部在线粒体中进行(  ) (3)氧气作为反应物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  ) (4)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既消耗水又产生水(  ) 任务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分析实验一的过程及其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 将酵母菌细胞破碎后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上清液和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等量的氧气、葡萄糖、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一段时间后,检测各试管的变化情况。 1号试管:只含线粒体。 2号试管:只含细胞质基质。 3号试管: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的变化情况如下。 1号试管:葡萄糖的量不变,没有荧光出现。 2号试管:葡萄糖的量减少,有丙酮酸(C3H4O3)生成,微弱荧光出现。 3号试管:葡萄糖的量减少,有CO2生成以及较强荧光出现。 (1)材料中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有什么作用? _____ (2)分析1、3号试管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 (3)分析2、3号试管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 _____ (4)写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过程。 _____ 任务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分析实验二的过程及其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二 使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分离线粒体膜状结构和线粒体基质,加入等量的氧气、丙酮酸、荧光素和荧光素酶,一段时间后,检测各试管变化情况。 4号试管:只含线粒体膜状结构。 5号试管:只含线粒体基质。 6号试管:有线粒体膜状结构和基质。 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的变化情况如下。 4号试管:丙酮酸的量不变,没有荧光出现。 5号试管:丙酮酸减少,产生CO2,微弱荧光出现。 6号试管:丙酮酸减少,产生CO2,较强荧光出现。 (1)分析4、5、6号试管的结果,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_____ _____ (2)写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过程。 _____ 任务三: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分析实验三,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三 关于[H]的研究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超声波震碎了线粒体之后,内膜自然卷成了颗粒朝外的小囊泡。这些小囊泡具有氧化[H]的功能。当用胰蛋白酶处理后,这些小囊泡不再具有氧化[H]的功能。当把这些小颗粒装上去之后,小囊泡重新具有了氧化[H]的功能。这些小颗粒后被证实是一系列线粒体内膜上的酶。 以上事实说明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_____ 任务四:有氧呼吸的过程 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产生[H]的过程指的是什么? _____ _____ (2)某同学说图中①②④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第一、二和三阶段所产生的ATP,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_____ _____ (3)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什么? _____ _____ (4)若用同位素18O分别标记有氧呼吸中葡萄糖中的氧和O2中的氧,请分析18O会分别出现在图中哪种产物中? _____ _____ (5)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并标注反应物:葡萄糖、氧气、水中的氧的去向。 1.(2024·扬州高一质检)若用含18O的葡萄糖来追踪有氧呼吸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则下列转移途径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水→氧气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