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5/03/16 2025 政气浩然 《政治与法治》相对于其他模块来讲,主体特征最为明显,要求在设问中能准确判断出主体,从而确定答题的知识范围。 本模块中所涉及到的主体有: 公民:村民、居民、网民、群众、个人、学生、科技人员、老百姓、专家学者... 行政机关(政府部门的判断———部委、厅、局、办、街道办事处) 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 监察机关(监察委) 人大、人大代表 政协、政协委员 党(党的主体———党委、省委、市委、县委、乡党委、党支部、纪委、省市县委书记、党委书记、党支部、党员、村支书等以及党中央下设组织(中宣部、中组部、统战部、中纪委),虽然带“部”、带“委”但不是政府机关) 民主党派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和居委会及内部所设的组织机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领导什么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 为什么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怎样领导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框架体系 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和先进性 PART 01 考情分析 1.高考试题常以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载体,考查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等知识。 2.本部分内容既可与政府、人大的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也可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历史的主体”等知识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二十届三中全会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 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会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党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对人民利益的高度关注。 ②党坚持科学执政,通过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引领国家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③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决定了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为什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1.从历史和人民角度看: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1课:P2前言) 2.从党的先进性角度看:(第2课) ①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奋斗目标、初心和使命) ②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指导思想、四大法宝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从党的地位角度看: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4.从党的领导的重要性看: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