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素养目标 1、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通过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认识这一时期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唐-咸通九年(868年)《金刚经》 我国在隋唐时期就有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辽、宋、夏、金时期,刻书很流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以上材料暴露了雕版印刷术的什么缺点? 材 料:宋太祖时,由官府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费工费时 浪费材料 不能修改 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谁改进了雕版印刷术?发明了什么印刷术? 北宋-毕昇 活字印刷术 烧制单字 排版 印刷 拆板 “(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VS 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术有何优点? 省时省力 方便修改 可以印制多种书籍 活字印刷术两个“变”: 死字变活字,死版变活版。 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 北宋 毕昇 活字印刷术 元朝 转轮排字法 铜活字 古登堡 铅活字印刷术 欧洲 印刷术是怎么向外传播的?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了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又向西传入欧洲。 ? 木活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什么样的意义? 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宋初)邢昺(bing)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罗伯特 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方便书籍的印制与流传,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根)指南 ———王充(东汉)《论衡》 战国--司南 天然磁石 水浮法 缕悬法 宋代 北宋·水罗盘 南宋·旱罗盘 南宋罗盘陶俑 --人造磁铁 罗盘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 ———南宋《诸蕃志》 据海员们说,航行在印度洋上的船长们……用中空的磁铁做一条磁鱼,磁鱼投入水中之后会浮在水面,头尾分别指示北方和南方。 ———《商人辨识珍宝手鉴》(阿拉伯-1282)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情况? 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广泛使用. 阿拉伯船员也将中国的指南针技术运用与航海,并传到了欧洲。 新航路的开辟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以上两则图片说明指南针的应用有何意义? 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唐末运用到军事领域 唐朝发明了火药 南宋发明了突火枪 元朝发明火铳 13世纪传入阿拉伯 14世纪传入欧洲 北宋毒烟火球--蒺藜火球 南宋突火枪 元朝金属火铳 宋元代运用到战争领域 火药 2、火药的传播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还是我们! 宋代,阿拉伯人将指南针传到了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1、指南针的传播 中世纪骑士 欧洲火枪 “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下。” ———德克·海德 火药火器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