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产生原因,感知其客观存在。 2.掌握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学会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3.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吸管吸水、吸盘固定等。 重点: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测量方法,能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设计思想,掌握通过液体压强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自主学习】 1.概念: 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 2.第一个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的实验: 。 3.第一个测定大气压的实验: 。 (1)标准大气压p0= mmHg= cmHg= Pa (2)说明: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 ;将玻璃管上提、下压、变粗、变细、换成其他形状测量结果 ;玻璃管内进入空气,则测量结果 ;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至少为 m。 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 。 (2)大气压随高度变化规律: 。 (3)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 。 6.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 【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为了估测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同学们正在进行分组实验,小明的小组用两个塑料挂钩吸盘及大量程的测力计,以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准备就绪了,请你告诉他们实验操作的过程,并用字母表示出大气压强p0 【归纳整理】 【课堂练习】 1.在学校实验室里,小张同学把装满水的100mL量筒的口朝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之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 A.充满水 B.没有水 C.有水,但不满 D.刚开始有水,后迅速流出 2.请你估算一下,大气对你左手大拇指指甲的压强约为( ) A.105Pa B.103Pa C.10Pa D.10﹣1Pa 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吸饮料 B.拔火罐 C.高压锅煮饭 D.吸盘紧贴在墙面 4.以下有关离心式水泵的扬程及工作原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离心式水泵靠大气压提水,因此其扬程不可能高于10.4米 B.离心式水泵的实际扬程可以高达20米以上 C.离心式水泵的吸水扬程不可能高于10.4米 D.离心式水泵的提水过程不仅仅靠大气压的作用 5.关于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在任何时候测出的都是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 C.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高度将减小 D.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 6.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玻璃管倾斜,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D.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和管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课后巩固】 知识点1:认识大气压 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2.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4.将一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