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9章 压强 第2课时 物理教科版(2024)新课标八年级下册 1.知道连通器的原理,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进一步体会连通器的应用。 2.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三种特殊容器中相关的计算问题。 3.经历运用液片模型分析解释连通器内同种液体静止时液面总是相平的原因,体会建构模型的作用。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新课引入 观察下列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一、连通器 知识构建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 一、连通器 连通器特点:连通器里的同种均匀液体不流动时,各开口处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一、连通器 A F1 F2 F1 = F2 p1S = p2S p1 = p2 ρgh1 = ρgh2 h1 = h2 h2 h1 当液体不流动时,设想在U型管下部正中有一液片A,由于液片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 二、连通器的应用 茶壶的结构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构成一个连通器,因此是利用连通器特点工作的。 根据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相平可知,当壶内盛满水,从水面茶嘴位置就可以倒出来了。 茶 壶 锅炉水位计 锅炉水位计也叫液位计(水位表),是用来观察液位高低的。锅炉的锅筒是一个大容器,水位计是一个小容器,两个容器构成一个连通器,当将两者连通后,水位必定在同一高度上,所以水位表上显示的水位高度是锅筒的实际水位。 二、连通器的应用 储水槽与饮水槽构成连通器,水位不相平时水就能流动,使水槽内始终有水。 在牲畜饮水时,饮水槽里面的水位下降,储水槽里的浮球随之下降。通过杠杆使阀门向上升起,使水从水管中流出,补充进水槽中。 当水槽里水面升高时,浮球也随之升高,通过杠杆带动阀门下降,关闭阀门,使水停止流入水槽。 二、连通器的应用 在房屋装修时,工人师傅常拿一根装有水的长透明塑料软管,贴着墙面在软管两端的水面处作出标记,将标记连成直线,即得到一条水平线。 水塔的供水系统利用连通器原理向各家供水。 二、连通器的应用 U形管存水弯头是一个连通器,正常使用时应充满水,阻碍下水道内的臭味从下水管进入洗手间内。 涵洞和两侧的水渠构成连通器,引水灌溉时,渠水从路面下面的涵洞穿过公路。 二、连通器的应用 三、三种特殊容器 探讨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自身重力的关系 G液 h S G液 h S G液 h S 口小底大容器 柱形容器 口大底小容器 ρ液 ρ液 ρ液 探讨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自身重力的关系 G液 h S 口小底大容器 ρ液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液gh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ρ液ghS V柱=hS 因为hS>V液总,所以F>ρgV液总=m液g=G液 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G液 三、三种特殊容器 G液 h S 柱形容器 ρ液 探讨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自身重力的关系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液gh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ρ液ghS V柱=hS 因为hS=V液总,所以F=ρgV液总=m液g=G液 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G液 三、三种特殊容器 G液 h S 口大底小容器 ρ液 探讨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自身重力的关系 因为hS<V液总,所以F<ρgV液总=m液g=G液 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G液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液gh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ρ液ghS V柱=hS 三、三种特殊容器 F G液 h S G液 h S F F G液 h S Sh V液 > Sh V液 = Sh V液 < G液 F > G液 F = G液 F < 探讨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自身重力的关系 三、三种特殊容器 当开关K闭合时,则AB两个容器底部不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 若将阀门K打开后,AB构成连通器,B的水面高于A的水面,则水从容器B向容器A流动,最后两个容器中的水面相平。 知识迁移 1.如图所示,AB两个容器中盛有水,它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