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6124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血液2024-2025学年2024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同步课件【2024人教版】(共40张PPT)

日期:2025-04-0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225869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人教,4.4.2,教学,PPT,40张
  • cover
(课件网)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一) 人教2025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通过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管壁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流向和流速,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 探究实践 使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自制简易血管模型,形成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 了解动脉粥样硬化、静脉曲张等心血管疾病,树立健康意识,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展示不同食物的图片,提问学生:“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食物,这些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呢?为什么我们需要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 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与营养的关系,引出本节课主题。 新课教学(20 分钟) 蛋白质:通过举例瘦肉、鱼、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等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生活实例,如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需要多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 糖类:展示米饭、馒头、面包等常见糖类食物图片,说明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 70% 以上由糖类提供。解释低血糖症状,帮助学生理解糖类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脂肪:列举肥肉、花生、大豆油等富含脂肪的食物,介绍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多余能量。讲解肥胖与脂肪摄入过多的关系,引导学生合理摄入脂肪。 维生素:以坏血病(缺乏维生素 C)、夜盲症(缺乏维生素 A)等疾病为例,讲解维生素虽然在人体中含量少,但对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让学生了解常见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和缺乏症状。 水和无机盐:说明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通过举例说明无机盐对人体的重要性,如缺钙会导致佝偻病、缺铁会引起贫血等,介绍常见无机盐的食物来源。 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食物中各类营养物质的种类、作用及主要食物来源,强化记忆。 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上关于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记录自己一天的饮食,分析摄入的营养物质是否均衡。 2. 消化和吸收 课程导入(5 分钟) 展示人们进食的场景图片,提问:“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如何被身体利用的?食物在体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引发学生对消化和吸收过程的好奇,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25 分钟) 消化系统的组成:利用消化系统的结构模型,详细讲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依次介绍消化道的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以及消化腺中的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的位置和分泌的消化液及作用。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包括准备馒头碎屑和馒头块,分别加入唾液和清水,在适宜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以及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食物消化有促进作用的结论。 食物的消化过程:结合动画演示,讲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肠内的消化过程。口腔内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胃内蛋白质初步消化;小肠内糖类、蛋白质、脂肪最终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强调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其结构特点(长、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有利于消化。 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小肠绒毛结构示意图,讲解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葡萄糖、氨基酸、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被小肠绒毛壁的上皮细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