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5课 四季的成因 第三单元 转动的地球 (大象版)五年级 下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知道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知道四季的变化是地球公转形成的。 科学思维:能基于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探究实践:能够设计模拟实验,观察随着地球的公转,每天正午时物体影长变化规律。 态度责任:乐于合作探究,在科学学习中要尊重证据实事求是,勇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02 新知导入 02 是什么造成了阳光照射角度在不断变化呢?根据自己的知识做出合理的假设。 活动1:猜想假设 03 活动1:猜想假设 探究新知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的公转,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地球公转一圈是一年。 03 活动1:猜想假设 探究新知 如果和地球公转有关的话,地球公转到夏天的位置时,照射角度最大。 一年由四季,地球公转一圈刚好是一年,可能和地球的公转有关。 探究新知 03 活动1:猜想假设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 探究新知 03 活动2:实验 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观察随着地球的公转,每天正午时物体的影长是否变化。 03 活动2:实验 探究新知 03 活动2:实验 探究新知 可以通过研究正午时影长的变化,来推测四季的变化。 探究新知 03 活动2: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模型、手电筒、大头针、尺子...... 实验步骤: 1、在北半球的一点垂直于球面插一根长约2厘米的标杆,代表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 2、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模型。 3、手持地球模型的自转轴,使其边自转边围绕“太阳”公转,观察并测量地球模型公转到不通过位置时标杆在正午时刻的影长。 四季的成因实验方案 探究新知 03 活动2:实验 地球仪 大头针 手电筒 尺子 材料超市 探究新知 03 活动2:实验 手电筒模拟太阳 一根长约2厘米的标杆 标杆的 影子 地球模型的自转轴 探究新知 03 活动2:实验 咦?正午时刻的影长怎么一直没有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查查资料吧。 探究新知 02 活动3:搜集证据 收集与地球公转相关的资料,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改进实验方案,再次进行模拟实验。 探究新知 03 活动3:搜集证据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也在不停地自转。不过地球的自转轴并不是垂直于公转轨道平面的,而是有着约24°的倾斜角。也就是说,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就像一直斜着身子在旋转。 探究新知 03 活动3:搜集证据 实验材料:地球模型、手电筒、大头针、尺子...... 实验步骤: 1、在北半球的一点与球面有24°倾斜角的位置插一根长约2厘米的标杆,代表我们在地球上的位置。 2、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模型。 3、手持地球模型的自转轴,使其边自转边围绕“太阳”公转,观察并测量地球模型公转到不通过位置时标杆在正午时刻的影长。 实验现象: 四季的成因实验方案(改进版) 探究新知 03 活动3:搜集证据 探究新知 03 活动4:得出结论 位置 标杆影长(厘米) 季节判断 A B C D 地球公转与物体影长实验记录表 2 春 1 夏 2 秋 3 冬 探究新知 03 活动4:得出结论 地轴倾斜的情况下正午影长的确是变化的! 看来四季变化的确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 探究新知 03 活动4:得出结论 地球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公转。由于地轴倾斜,在地球公转一圈的过程中,每天正午时地面上的物体影长会不断变化(也就是阳光照射角度在不断变化),气温也随着不断变化。冬季物体影长长,气温低,夏季物体影长短,气温高,春秋两季气温适中,从而形成四季交替的现象。 直射的地方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多,温度高;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