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6591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安徽专用)(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5793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学期,期中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安徽专用) (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下册第1-11课。 5.难度系数:0.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中国大陆已经获得全部解放 D.我国封建土地制度彻底摧毁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也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B项正确;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三大改造,1956年完成,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已经获得全部解放,排除C项;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后,处处为群众做好事,很快出现了拥军的热情,他们称解放军为“甲萨巴”(新汉人)。1950年6———8月,各藏区共有三百多名青年加入解放军。这有利于( ) A.新中国的成立 B.消除地域差异 C.和平解放西藏 D.完成土地改革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很快出现了拥军的热情”“1950年6至8月,各藏区共有三百多名青年加入解放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现象表明人民解放军入藏,得到藏族人民的拥护,有利于实现西藏的和平解放,C项正确;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入藏受到欢迎的现象,与消除地域差异无关,排除B项;西藏完成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9年,且“藏区青年加入解放军”与完成土地改革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故选C项。 3.下面两位历史人物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 ) A.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敢闯新路 D.英勇顽强、舍生忘死 【答案】D 【详解】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邱少云为了不暴露部队任务,忍受美军燃烧弹的火势,直至壮烈牺牲,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眼,他们都展现出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D项正确;“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更多地体现长期坚守岗位,不追求名利的人,与黄继光、邱少云在战场上的事迹所体现的精神不符,排除A项;“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侧重于强调做事的态度和遵循客观规律,与黄继光、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战斗的精神内涵不相关,排除B项;“独立自主、敢闯新路” 主要是在探索发展道路等方面的精神特质,和抗美援朝战斗中两人的表现不契合,排除C项。故选D项。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政策,以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这一举措( ) A.调动了人民抗战热情 B.有效减少了改革阻力 C.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 D.实现了土地国家所有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政策,以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地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