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7054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课件 (共26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日期:2025-04-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40336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必修,政治,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文化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民族性与多样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9.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教师点拨,我能阐释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及产生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拓展性目标:通过习题训练,我能学以致用。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殷商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春秋战国 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秦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隋唐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汉代 全盛时代 宋元明 推动发展 明清 走向衰微 走向辉煌 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知识回溯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胡适说:“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康有为说,“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因为保旧俗,存礼救而保国魂”。 刘师复认为,无致府主义者“主张人民完全自由,不受一切统治,废绝首领及威权所附丽之机关学说也”。 孙中山说:“三民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这三个主义和美国大总统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三层意思,完全是相通的。” 20世纪初,对于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的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无政府主义 三民主义 思考:上述主张存在哪些问题?   只看到西方文化的优势、长处,主张全心全意学习西方,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糟粕 把自由绝对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具有历史进步性,但也存在着致命的局限性。 ① 文化思潮: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 1.近代中国的文化思潮 及 结果 ②结 果: 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 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那么中国的文人志士到底选择了怎么的一条道路?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阅读与思考》 2.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指明方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旗帜上,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重要转折: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合作探究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再生再造和凝聚升华。如,从“为万世开太平”到“革命理想高于天”,从“威武不能屈”到“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从“民惟邦本”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格物致知”到“实事求是”,从“自强不息”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 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