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分为三部分,通过前三节学习的分子动理论,让学生从能量的角度进一步思考,建立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的概念。一种运动形式对应一种能量,通过与机械能进行类比,逐步得出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概念以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最终汇集到内能上来,懂得宏观物理量的微观含义。本节内容是后续学习热力学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通过类比宏观斯特林发动机,得出分子动能、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的概念。 科学思维∶分析理解分子平均动能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分子势能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得出内能的决定因素。 科学探究:运用弹簧连接两小球模拟分子,探究分子势能的大小。 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习好影响内能的因素,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宏观与微观两种方面来看物理问题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 教学难点: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距和分子势能的关系以及影响内能的因素。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弹簧、斯特林发动机、小球(两个)等。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工业化进程。蒸汽机的应用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能量的一个突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 展示图片:蒸汽机 斯特林发动机 分析:蒸汽机工作的原理 提出问题:观察斯特林发动机的运动,结合前三节学习的相关知识,尝试解释 什么样的原因使机械发生了运动? (二) 新课教学 分子动能 1.分子动能的概念 展示:分子热运动动态图。 之前在学习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就已经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像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一样,做热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这就是分子动能。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展示:分子热运动速率分布图 物体中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大小不一,所以各个分子的动能也有大有小,而且在不断改变。在热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关心的是组成系统的大量分子整体表现出来的热学性质,因而,这里重要的不是系统中某个分子的动能大小,而是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叫作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注意:这里的分子指的是大量分子, 因为平均动能是大量分子的一个统计概念,对于一个分子或几个分子的动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温度 ①宏观角度 观察:图片展示,分别向10℃和50℃的水中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哪杯水中蓝墨水扩散的快?哪杯水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大?影响分子平均的因素是什么? ②微观角度 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剧,那就能推断出,对于同种分子而言,温度越高分子平均速率越大,分子平均动能也越大。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小。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即 温度是它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注意: 第一,这里的分子指的是大量分子, 因为温度是大量分子的一个统计概念,对于一个分子或几个分子而言,温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第二,对温度相同的物体,可以说分子平均动能相同,但不能说分子平均速率相同。 第三,分子平均动能与物体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而不是与摄氏温度成正比。 第四,影响分子动能的因素出来温度外还有分子数或分子的摩尔质量。 分子势能 1.分子势能的概念 实验演示: 将装有100℃水的,用橡胶塞塞紧的试管继续加热,过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与讨论 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橡胶塞被推出试管,说明了什么? 分子势能的大小由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这说明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是有关系的。那么,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2.分子势能的大小 设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我们可以规定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让一个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