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8316

第10章 5 跨学科实践:潜艇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1135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教科,物理,学年,2024-2025,答案
    5 跨学科实践:潜艇 潜艇的沉与浮 1.潜艇与鱼儿:潜艇浸没后浮沉取决于自身重力的改变,鱼儿在水中通过鱼鳔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浮力大小实现浮沉. 2.潜艇在水面时,如果自身重力大于浮力,则会下沉一些,增大排开水中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达到新的平衡.同理,在水面上从大海驶入江河,则会下沉一些,达到新的平衡;潜艇浸没在水中时,浮力不变,通过水舱人工的方法排水、吸水,从而调节自身重力,实现浮沉或悬浮. 军用潜艇 军用潜艇是国家海军的战略性武器.潜艇空间分为人员与设备舱和水舱.依靠电力调节水舱内水的多少控制潜艇沉浮和前进,利用声呐、潜望镜、雷达充当“耳朵和眼睛”. 潜艇的沉与浮 典例1 [2024·德城区期中]某潜水艇在海面下隐蔽跟踪某个目标,有时要上浮或下潜,但都未露出水面.若下潜时所受重力为G1,浮力为F1;上浮时所受重力为G2,浮力为F2,则( C ) A.F1<F2,G1=G2 B.F1>F2,G1=G2 C.F1=F2,G1>G2 D.F1=G1,F2>G2 在海水里,潜水艇F浮=ρ海水gV排,在海水密度、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时,所受浮力不变;但通过吸水、排水改变自身重力,从而改变F浮与G的关系,实现下潜、上浮或悬浮.“让海水进入压力舱”增大自重、“将海水排出压力舱”减小自重,F浮>G2,潜水艇上浮,F浮<G1,潜水艇下沉. 变式 “水下断崖”是指海洋中上层海水的密度高,下层海水的密度低的状态:潜艇在航行时如果遇到“水下断崖”会急速“掉深”,带来不可预测的危险.有关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潜艇从高密度海水驶入低密度海水区域时浮力不变 B.“水下断崖”的危险在于潜水艇在驶入低密度海水区域时会急速下沉 C.“水下断崖”的危险在于潜水艇在驶入高密度海水区域时会急速上浮 D.遇到“水下断崖”时,为尽快脱险,需要向潜水艇的水舱内供气排水以增大潜艇浮力 潜艇模型制作比赛 典例2 [2024·济南二模]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典例2图 A.潜水艇没有浮出水面时所受的重力相同 B.潜水艇没有浮出水面时所受的浮力相同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可实现潜水艇上浮 D.向内推注射器活塞,可实现潜水艇下沉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和上浮的.当潜艇模型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自制潜水艇通过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或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时,改变潜水艇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 变式 [2023·涟水二模]在制作潜艇模型比赛中,小温用3个500 mL的矿泉水瓶黏在一起,两个密封的作“生活舱”,一个瓶身开孔的作“工作舱”.矿泉水瓶质量不计,替代潜艇质量的若干金属螺母放在“工作舱”内,通过往“工作舱”向内注水和向外排水实现潜艇的上浮、悬浮和下沉.(ρ水=1.0×103 kg/m3) (1)比赛中,小温要让漂浮状态的“潜艇”下沉入水,他应该往“工作舱”向内注水(填“向内注水”和“向外排水”). (2)潜艇悬浮时,有小螺母从“工作舱”的小孔中掉落至水底,此时潜艇的浮力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金属螺母体积不计,要实现潜艇上浮和下沉,则金属螺母重力的取值范围为10~15_N. 1.[2024·商河一模]如图所示是学校物理小组制作的演示潜水艇原理的模型,通过胶管A向烧瓶吸气,判断烧瓶的浮沉情况以及所受到浮力的变化( C ) 第1题图 A.上浮、增大 B.下沉、减少 C.下沉、不变 D.上浮、减小 2.[2024·惠阳期末]潜水艇在国家的国防中占有重要位置,潜水艇的艇壳是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某潜水艇最大下潜深度可达350 m,潜水艇的总质量为9×105 kg,艇内两侧有水舱,其截面如图所示,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g取10 N/kg,ρ海水取1×103 kg/m3).求: 第2题图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