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8322

第11章 4 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学生版+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7414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教科,物理,学年,2024-2025,答案
    4 机械效率 有用功和额外功 1.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用W有用表示.使用机械匀速提升物体时,W有用=Gh.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用W额外表示. 3.总功: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作总功,用W总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W总=W有用+W额外.  使用机械时,有用功是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总功是人或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把握好各部分做功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就可以突破难点. 机械效率(用希腊字母η表示,读音“依塔”) 1.定义:物理学中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 2.公式:如果用W总表示总功,W有用表示有用功,η表示机械效率,那么η=×100%.  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 3.规律: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4.提高机械效率的经济意义:可以减少能耗,降低成本. 5.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改进结构或减小摩擦,使它更合理、更轻巧;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程经常保养、定时润滑,使机械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保持和提高机械效率也有重要作用. 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η=×100%=_×100%. 2.所测物理量(测量工具):物重G、拉力F(弹簧测力计);重物上升的距离h、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刻度尺). 3.实验中操作的关键:一定要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不能在静止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4.实验结论 (1)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2)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重,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滑轮组的绕线方式无关. 5.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1)所提升物体的重量. (2)动滑轮的重量. (3)绳重及摩擦(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 6.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增大物重.(2)减小动滑轮重.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典例1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的滑轮是滑轮组(填“定滑轮”“动滑轮”或“滑轮组”);利用一个效率为90%的杠杆做100 J的总功,其中额外功是10J.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由题知,使用杠杆做的总功W总=100 J,η=90%,由η==90%可得做的有用功:W有用=W总×90%,则利用杠杆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 变式 [2024·河南]如图所示,甲、乙两人用不同的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变式图 A.甲做的有用功多 B.乙做的总功多 C.甲做总功的功率大 D.乙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小 机械效率 典例2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400 N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上升了1 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25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D ) 典例2图 A.做的总功是400 J B.拉力F的功率是25 W C.绳子自由端被拉下1 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已知拉力大小,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s=2h,求出拉力端移动距离,利用W=Fs可求总功;知道做功时间,利用P=求出拉力F的功率;已知物重和物体被提升高度,根据公式W=Gh可计算出有用功;利用效率公式η=×100%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变式 [2024·连云港]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3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1 m,拉力F大小为120 N,有用功为3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变式图 1.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滑轮组所做的功为有用功的是( A ) A.提升重物做功 B.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 C.克服摩擦力做功 D.克服绳重力做功 2.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做功越慢的机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