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19611

传承清明传统礼,筑牢假期安全堤——2025年清明节假期安全主题班会-2024-2025学年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班会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63427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主题,班会,假期,安全,PPT,28张
  • cover
(课件网) 传承清明传统礼 筑牢假期安全堤 —2025年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同学们,清明将至,在这缅怀先人的节日里,我们会以各种方式寄托哀思。但在追思故人之时,安全问题绝不容忽视。祭扫途中交通状况复杂,山林间防火形势严峻。 今天召开这场清明节安全班会,就是要给大家提个醒,让我们在传承清明习俗的同时,保障自身安全,平安度过这个假期。 前言 目录 壹 清明节的简介 贰 祭扫森林防火 叁 出行交通安全 肆 居家注意事项 壹 清明节的简介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与寒食节关系密切。 寒食节相传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股奉君。重耳复国后,介子推却隐居绵山。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最终抱树而死。晋文公深感懊悔,遂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起源 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最初是一种水边祭祀活动,通过洗濯身体来驱疫辟邪、除去旧年的不祥,称之为 “祓禊”。 秦汉时期,这一风俗得到传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节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人们在这一天到水边嬉游,享受春日美景,还会举行曲水流觞等活动。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仲春和暮春之交。此时天气清澈明朗,草木繁茂,万物生长,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等农谚。 由于清明节气与寒食节、上巳节时间相近,为清明节日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逐渐融入清明节。 清明节的习俗 1.祭祀扫墓:这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前往祖先墓地,清扫墓地周围的杂草,为坟茔添土,供奉鲜花、水果、点心等祭品,燃香烧纸,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 2.踏青: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会走出家门,到郊外散步、游玩,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放松身心。 清明节的习俗 3.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4.放风筝:清明节期间,人们还会放风筝。白天,人们将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5.插柳: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一部分地区的人们将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还有的地方,人们会头戴柳枝编成的柳帽,据说可以驱邪避灾。 清明节有关诗句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即事》—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夜》——— 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贰 祭扫森林防火 祭扫森林防火 春季气候干燥,山林植被易燃,祭扫用火稍有不慎,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 2023 年,某地因祭扫烧纸未彻底熄灭余烬,一阵风将火星吹至周边枯草,短时间内火势失控,大片山林被吞噬,众多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周边居民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 祭扫注意事项 1.遵守规定 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制定的森林防火规定,自觉接受森林防火工作人员的检查和劝导。了解祭扫区域是否处于森林防火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