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素养提升训练 1.(2022年福建中考题)中国航天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日,一步步迈进探索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下列星球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地球 B.月球 C.火星 D.太阳 2.(2022年湖南益阳中考题)地球、太阳系、电子、原子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太阳系 地球 电子 原子 B.电子 原子 地球 太阳系 C.太阳系 电子 原子 地球 D.太阳系 地球 原子 电子 3.(2024年辽宁中考题)(多选题)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着陆后探测器展开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钻取”和“表取”两种方式完成全球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月壤)任务。采用铝基复合材料制成的外钻杆由设在辽宁省的某研究所研制,耐磨性和强度可与钢材媲美,实现减重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月球、探测器的空间尺度依次减小 B.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铝基复合材料比钢材的密度小 D.“钻取”时转动的外钻杆与跟它紧密接触的月壤之间有摩擦力 4.(2024年陕西西安中考模拟题)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组成的。银河系、太阳系、地球这三者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考点1答案】1. D 2. D 3. ACD 4. 电子 银河系 1.(2024年哈尔滨中考题)关于物质组成或材料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热管应用在人造卫星中,利用了它优良的导热性能 C.光导纤维可以传递信息,具有传输距离长、高抗干扰等特性 D.分子非常小,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10-3m 2.(2024年河南商丘中考模拟题)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科学家们不懈探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见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原子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C.“光年”是光一年所通过的距离,是宇宙中的长度单位 D.天体系统由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3.(2021年安徽中考题)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借助外部能量,可以使外层电子从原子脱离,原子失去电子后成为带 (选填“正”或“负”)电的粒子。 4.(2021年江苏无锡中考题)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C.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考点2答案】1. D 2. A 3. 正 4. A 1.(2023年江苏扬州中考题)人类对物质世界两极的探索永未停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由大到小不断深入的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 C.“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远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2.(2024年广东中考题)在如图所示的原子模型中,a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 电子 3.(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题)壁画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幽暗、潮湿,易滋生微生物,导致壁画受损.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出机器人,机器人高速喷射带负电的粒子杀灭微生物,从而保护壁画。该粒子可能是【 】 A. 电子 B. 原子核 C. 质子 D. 中子 4.(2021年甘肃兰州中考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α粒子散射实验 为了探测原子结构,20世纪初,人们发展了一种实验方法:用一些已知的粒子,如电子、α粒子等轰击很薄的金属箔,它们与金属原子会产生相互作用而发生偏转。通过观察这些粒子穿过箔片时的偏转情况,可以获得原子内部的信息,这种实验叫散射实验。 α粒子是一种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粒子,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7300倍。1909~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等人无数次地用高速α粒子流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