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20851

11.2 滑轮及其应用(28页) 课件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4-0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518654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2,滑轮,及其,应用,28页,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及其应用 升旗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冉冉升起。 观察思考 新知导入 旗杆的顶部 安装了一种 简单机械: 滑轮 在施工现场,我们经常看到大型吊车。它可以把大型货物吊上去,它是怎样工作的,它又是利用了什么机械呢? 吊车能把大型货物吊上去,利用的主要机械就是滑轮。 滑轮也属于简单机械,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滑轮又有哪些特点呢? 观察思考 1.通过实例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2.知道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滑轮是一种理想模型。 4.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目标 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轴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旗杆顶端的滑轮 定滑轮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滑轮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定滑轮 一、定滑轮及其特点 观察思考 新知学习 提出问题 1.使用定滑轮时,有什么特点? 2.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 3.使用定滑轮是否省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 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器材 铁架台、定滑轮、细线、钩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设计实验 如图所示,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钩码挂在细线的一端;弹簧测力计挂在细线的另一端,用力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向下匀速运动。 记录拉力的大小、钩码上升的距离、拉力移动的距离及拉力的方向。 G 拉力F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 距离h/c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 距离S/cm 进行实验 G (1)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G。 (2)使用定滑轮缓缓提升钩码,记录整个过程中拉力的大小F、钩码上升的距离h物、拉力移动的距离s绳及拉力的方向。 h物 F s绳 (3)改变拉力的方向:分别沿竖直方向拉升、斜着拉升、水平拉升钩码,观察拉力F1、 F2、 F3、的大小。把实验数据记入表格中。 F1 F2 F3 (4)改变钩码的重力,重复上述实验。 分析论证 ①拉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F=G,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②拉力的方向:可以改变。 ③拉力(绳末端)移动距离S绳与钩码上升高度h物的关系:S绳=h物 钩码重 G/N 钩码移动 方向 钩码移动 距离h/m 拉力 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动 距离s/m 1.5 竖直向上 0.3 1.5 竖直向下 0.3 1.5 竖直向上 0.3 1.5 斜向下 0.3 1.0 竖直向上 0.4 1.0 竖直向下 0.4 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不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是指: 拉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或不同)。 物体运动方向 拉力方向 定滑轮的实质 F1=2N h物 S绳 S绳=h物 F2=2N 1.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2.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F G物 0 L1=L2 L1 L2 F=G物 定滑轮实质上是个等臂杠杆 1.动滑轮:使用滑轮时,物体和滑轮一起被提高。 2.使用动滑轮时,有什么特点? 提出问题:(1)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 (2)用动滑轮提重物有什么优越性?通过实验探究。 动滑轮 电动起重机的动滑轮 二、动滑轮及其特点 ①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钩码的重力; 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重物 移动的距离和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③将测量结果填入表格。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实验探究 动滑轮的特点 注意:单独使用动滑轮时,拉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即物体运动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朝向一致。 实验数据 物重G/N 物体移动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拉力方向 拉力移动距离s/m 2 竖直向上 0.4 1.1 竖直向下 0.8 2 竖直向上 0.3 1.2 竖直向下 0.6 1 竖直向上 0.2 0.6 竖直向下 0.4 实验结论: 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能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一倍的距离,且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1)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F= G(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绳端移动距离S=2h。 3. 动滑轮时实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