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一 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运输 专题突破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 【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淀粉+碘液→蓝色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试剂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NaOH溶液 CuSO4溶液 NaOH溶液 CuSO4溶液 浓度 0.1 g·mL-1 0.05 g·mL-1 0.1 g·mL-1 0.01 g·mL-1 鉴定物质 还原糖 蛋白质 使用方法 甲、乙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先加A液摇匀,再加B液摇匀 反应条件 50~65 ℃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 反应现象 产生砖红色沉淀 变紫色 考点2 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 形式 概念 特点 功能 自由水 以游离形式 存在的水 可以 自由 流动 ①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②参与细胞代谢(化学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 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结合水 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难流动 ①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不参与细胞代谢 (2)细胞中的无机盐 ①主要存在形式:离子形式。 ②作用: 构成细胞内重要化合物的成分,如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Mg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如血浆中的Ca2+含量过低,肢体会抽搐。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平衡:水盐平衡、酸碱平衡等。 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细胞中的糖类 ①组成糖类的元素:C、H、O。 ②功能:主要的能源物质。 ③糖类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 考点3 细胞中的有机物 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21种。 氨基酸的组成元素:C、H、O、N等。 氨基酸结构通式: 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一个H和一个R基,且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 氨基酸的结合方式:脱水缩合。 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肽键(-CO-NH-)。 由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为二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 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 氨基酸 肽链 蛋白质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蛋白质的功能:构成细胞,起催化、运输、调节、免疫作用。 脱水缩合 盘曲折叠 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核酸的结构 C、 H、 O、 N、 P 核 苷 酸 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链 RNA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链 DNA 脱水缩合 脱水缩合 (1条) (2条) (2)DNA与RNA的比较: 核酸 组成元素 C、H、O、N、P 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成分 磷酸 H3PO4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A、G、C、T A、G、C、U 功能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 真核细胞 中分布 主要在细胞核,少量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主要在细胞质中,少量在细胞核 除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典例示范一 (2019·海南卷)下列检测生物分子的实验中,关于颜色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淀粉遇碘液可显蓝色 B.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D.脂肪被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 【答案】 D 【重点归纳】 还原糖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时会出现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色。 【详解】 淀粉遇碘液会出现蓝色,A正确;葡萄糖与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会呈砖红色,B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C正确;脂肪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错误。 变式训练一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观察花 ... ...